在那遥远偏僻的深山里,有一个小小的村落,四周环绕着连绵起伏的青山,像沉默而又慈祥的巨人,将村子紧紧拥在怀中。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人们过着靠天吃饭、质朴而又艰辛的生活。而我,就是一个从这片大山中走出来的孩子。
小时候,家里很穷。破旧的房子,昏暗的灯光,简陋的家具,便是我童年生活的全部背景。父母都是勤劳善良但没什么文化的农民,他们每日早出晚归,在那片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贫瘠土地上辛勤耕耘,用汗水浇灌着希望,盼望着能有一个好收成,让一家人勉强糊口。
在村子里,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学校是几间破旧的瓦房,桌椅板凳缺胳膊少腿,教学设备寥寥无几。但即便如此,父母还是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坚定地告诉我:“孩子,就算砸锅卖铁也要送你读书,走出大山。”于是,我每天都要沿着崎岖的山路,步行好几里去上学。山路狭窄陡峭,遇到下雨天,更是泥泞难行,常常摔得浑身是泥,但我从未有过退缩的念头。
在学校里,我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总是最早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课堂上,我全神贯注地听讲,眼睛紧紧盯着黑板,耳朵仔细聆听老师的每一句话,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课后,当别的孩子在玩耍时,我却在认真地做作业、复习功课,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我常常学习到深夜,那微弱的灯光,照亮了我求知的道路,也承载着我对未来的憧憬。
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知识的渴望,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每次考试取得好成绩,看到父母脸上那欣慰的笑容,我就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然而,随着我逐渐长大,学业负担越来越重,家庭的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去帮家里干活,上山砍柴、下地除草、喂猪喂鸡,什么活都干。虽然身体很疲惫,但我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放弃读书。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我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高考。我怀揣着紧张而又激动的心情走进考场,凭借扎实的知识功底和稳定的发挥,考出了优异的成绩,考上本科大学。当我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眼泪情不自禁的留下来,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父母眼中闪烁着骄傲和自豪的泪花。那一刻,我知道,自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离开大山,踏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我被眼前的一切深深震撼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现代化的图书馆、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美好,与大山里的世界截然不同。然而,兴奋之余,我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我发现自己与城里的同学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距,他们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开阔的视野、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自信的谈吐,而我,除了学习成绩,似乎一无所有。
面对差距,我没有自卑,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勇敢地迎上去。我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每天泡在图书馆里,阅读大量的书籍和文献,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我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兼职,赚取生活费和学费,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我始终咬牙坚持,从未放弃。
大学四年,是我人生中成长最快、收获最多的四年。我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在综合素质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成为了一个自信、独立、坚强的人。毕业后,加入北漂,教外国人学中文,后来又一直创业,从事教育行业。
时至今日,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没有忘记大山赋予我的坚韧、质朴和勤劳,没有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和乡亲们的殷切期望。
因为我深知,大山虽然困住了我们的脚步,却困不住我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对梦想的追求。只要心中有梦,并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跨越重重障碍,走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