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有了阿细的陪伴,我终于从情绪崩溃中走了出来。我用之前工作的积蓄报了一个法语学校,多学一门语言,也避免总是自己一个人在家呆着。在兴趣爱好上我和阿细很相似,但对待这些的态度却大相径庭。我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把自己弄得很累也在所不惜,对于阿细来说,开开心就好了。所以阿细也在工作之余报的法语班,虽然一周只有一节课,她也常常请假去约会。我为了“学有所成”,把自己关在家里复习考试背单词,这在阿细看来是不可理解的:“你又不会用法语去工作,而且你马上要去的是英国,为什么要把自己弄成这样?”
我说既然学了就考个证呗。
阿细说:“你好像一直都在考试,你简直就是一‘考霸’。”
我想了想,自己这些年确实一直在学习和考试,好像内心总是不安,多一个证书就多了一份安全感。而且,最重要的,是给自己一个交代:如果不考试的话,我怎么知道自己学得好不好?别人怎么知道我学得好不好?那不是白学了吗?
我忙着学习的时候,阿细和她的新男友发展迅速,我们的联系也渐渐少了。我发现其实我们的生活没有太多交集,我们有各自的生活轨迹和朋友圈,多年来虽然一直保持着联系,却从来没有走得特别近。如果不是我的失恋,我和阿细也许就像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消失在彼此的世界里了。
我和阿细一直断断续续地联系着。我去英国读书时,在陌生的环境里,偶尔和阿细在网上聊天,也能调剂一下单调的生活。阿细又陆续换了几任男友,都是外国人,每一个她都爱得那么用力,然而分手的时候却都那么不堪。
阿细觉得都是她的错,总是一脸惋惜地说:“刚开始他真的蛮喜欢我的, 互相都很欣赏的感觉,后来嘛就会吵架,我就会查他手机,跟他发脾气,他最开始呢还会哄我,慢慢就不会了……我真是脾气太差了。”有时为了追回男友,她甚至一次有一次低声下气地求对方回来,却又一次又一次把对方逼走,让我不禁想起在商场买衣服和退衣服,这个过程在我看来既浪费时间又痛苦,但阿细似乎很享受,她说:“张爱玲说过,爱一个人是会卑微到尘埃里的。”
但在我看来,脾气不是唯一的问题。我曾经问过阿细,比如,你明明知道他在中国只待六个月,为什么还要和他好呢?再比如,这一次让你这么伤心,你为什么不先让自己静一静,沉淀一下再开始呢?她说她很享受恋爱的感觉,用法国电影的台词来说,就是“爱情之于女人,就像阳光之于玫瑰”。至于别的,她不想那么多。只有一段时间很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艾滋病,但确诊不是之后,阿细就又活蹦乱跳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