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当你对一份工作不感兴趣的时候,应该放弃吗?下面的回答也不尽相同,其中有两种比较鲜明的观点。有些人说“做自己”,放弃手下不感兴趣的工作,找能带来快感的工作;也有人觉得“不能把你的兴趣当做职业,一般情况下,你不会因为喜欢漂亮衣服就去做裁缝,不会因为喜欢美食就去学厨师吧”。
兴趣爱好和个人经历的不同,人的职业偏向也是有很大的差异。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是那么顺心顺意的,从事无好感的工作大有人在,在这个就业岗位不是那么富余的时代,能有份工作就不错了。
那干着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的人又该如何自处?
你试试给它一些好感,可能结果会有所不同。
昨天好友H跟我通电话说,他现在觉得销售工作还是挺有趣的,上个月业绩很不错,被老板表扬了呢。H是以会计专业毕业的,但会计这行供给大于需求,找到工作还是挺难的,即使在他爸好友公司那应聘,因为人家公司不缺会计,在经过商量后被安排进了销售部。H对销售一点兴趣都没有,每天只懒懒散散地做完本职工作。到了月末,发现跟他差不多时间进去的A工资竟比他高了不少,他H很疑惑且有点不满地问了A为什么?
A笑了笑:“你拿的是底薪,我的是底薪加提成。每天一下班你就回家轻松去了,而我到处跑业务,去宣传去销售,晚上还得在网上查一些资料学习销售方法,从底层干不容易所以得更努力。”
H带着沮丧的语气:“我是会计毕业的,会计是我喜欢的,我对销售真的不感兴趣,也没啥动力去提高业绩。”
“我大学是学财务管理的,起初我也对销售也无感,花了两三天的时间把自己调整过来了,这份工作还是蛮有挑战性的,后来也就慢慢有了动力。不可否认兴趣的重要性,但兴趣决不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唯一指标。”A拍了拍H的肩膀走了出去。
我们都太过于关注自己的感觉,有些事情并不是那么无趣和讨厌,只是我们还没有把心思投入其中,没有带着热情与动力。
任何人的兴趣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兴趣是会改变的,也是可以培养的。现在我们对自己的职业不感兴趣,但并不代表以后不会喜欢上。如果你所从事的工作是真正发自内心热爱的事业,完全自愿且不知疲倦地投入,同时还会成就感和舒适感爆棚。因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付出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反之,如果你不喜欢做的话,任何简单的事情,都会变得困难与无趣。即使不卖力气,也会感到筋疲力尽。
正如一句台词所讲,“有喜好,就会执着。有执着,才会成功。”在我们改不了眼前事实的情况下,那我们只能改变自己,一点点地了解,在本来不感冒的领域培养出兴趣的种子。
有时候,我们把自己没有完成好工作当做馅塞进不喜欢、不感兴趣的外皮里。做不好是天经地义,避免他人质疑自己能力,在安慰自己的同时也欺骗了自己。所谓做感兴趣喜欢的事情,很多时候是在掩藏自己的弱点,不想去正视自己的缺点。我们口中说的不感兴趣的领域,其实大多数也是我们不擅长的地方,不愿承认这是一种“畏难”的表现。遇见难题就想撤退,人之常态;就像每个人骨子里的惰性一样,与生俱来。尽管如此,我们不能任由性子来,工作怠慢,态度懒散,而是花时间去跟工作磨合,把一些菱角磨平,丢掉原本的抵触感。
稻盛和夫在《活着》中写了这么一句话:不管什么工作,只要投入就会产生成果,从中会产生快乐和兴趣。一旦有了兴趣,就会来干劲,又会产生好的结果。在这种良性循环过程中,不知不觉你就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所以即使一开始不喜欢,不情愿,可以自我安慰和鼓励,“我在干一件了不起的工作”、“从事这项职业是我的幸运”。慢慢的,对工作的看法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一些变化的。
我们都需要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点兴趣,带着喜欢的感觉,伴着热爱的幸福感。要知道,努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享受你正在做的事情。
自己内心渴望的,我们才会拼尽全力将它唤呼到可能实现的射程之内。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