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德经·第五十四章
老子的智慧:
1、本章主要是讲天下大道相通、物理一致,要学会由己推人、由近及远,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这样才能精神不死,后代绵延。
2、对于本章,我个人的理解是,要学会建德抱道。善建,建的是什么?有人说是建造,创造,甚至说是建筑。我个人的理解是建德,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使之与道相符,这样才能永远与时俱进、走在时代最前沿;善抱,抱的是什么?不是随随便便固守着一个东西,而是抱道,是抱一,是掌握规律,是遵守正确价值观,是抓住事物最本质的东西。只有坚守事物本质,不为名相所动的人,才不会轻易迷惑,脱落大道。
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这段话跟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道理,因为大道相通、人性相同,所以只有首先改变自己,才能影响周围的人,进而影响通过他们去影响更多的人。这其中,顺序不能变。原因跟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的“差序格局”和以自己为中心向外扩展的“拟血缘”结构有内在的相通性,同时也是人性使然:性相近、习相远。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其实这段话用现代的话就是勇于跳出舒适圈,改变自己,守正创新,这样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为何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成了当初最讨厌的那个人了呢?就是由于太安于现状,不懂得跳出舒适圈,一味故步自封的结果。因为背后我们是在跟人性的弱点譬如懒惰、好逸恶劳、不思进取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