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对行为具有指导作用,是内在本质,效果是外在表现。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我们可别被表象蒙蔽双眼。任何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是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效果只是客观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看不见该效果出现的过程,那么我们又怎么单单可以用效果来评判行为的善恶呢?
效果判断好坏,动机分辨善恶。一个行为产生的效果是我们肉眼可见的,我们可以由此判断这种行为是否值得去做,但绝不能片面的由其效果好坏来判断行为的善恶。我们熟知的“鸿门宴”中刘邦逃过一劫,其结果是好的,但我们能说项羽设鸿门宴这个行为是善的吗?人是先有动机而后才有行为,不论最后事情是否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我们从其源头——动机,就可以辨别其行为的善恶。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在做出行为之前,意识已经存在于我们脑中,而这种行为是一种有意识的动机。作为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意识,并照着这种正确的意愿付诸行动,或许实践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导致结果不理想,要是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只看结果好坏来判断行为善恶,那我们的意识正不正确又何妨?我们只需要注重最后的结果就好了,那我们的社会要出现多少昧着良心不择手段的人啊?
动机是可确定的,效果是不确定的。人的动机是可以明确的,在动机明确的情况下所做出的行为所产生的效果是不能确定的。正如去年热议纷纷的“扶老人事件”,本是好意为之,效果却出人意料反被污蔑,很多时候我们预想的结果不会那么顺利就出现,更何况效果往往是不确定的,它可以分为显性效果隐性效果、当前效果长远效果等。
这是价值观树立的要求,当今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价值观融入到社会各方面。若人人都只追求最后的效果,并以其价值导向,不注重最开始的动机,那么我们很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整个社会都会导向功利化,在这看似欣欣向荣的表象下有着巨大的隐患,不利于社会形成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