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我爸爸了解到我每天早早起来写作,他就问我:
“你为什么要做这样没有意义的事情呢?”
我说:“通过写作,我可以更加了解自己,可以影响到更多的人,甚至可以赚到钱呢。”
他听完之后不禁就嗤笑了一句:“我们家都是理科生的基因,写作这样需要强烈文科生思维的东西,并不适合我们。”
也许他是对的,因为在他的经历中,他确实是活成了自己所说的样子:
他觉得自己不是写作的料子,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样的现实,然后结果自然就是真的不适合。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是他的自证预言。
而我妈呢,她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打击我的:
“你看你也写了这么长的时间了,好像没有收获到什么成效啊。”
当然,我的反驳也很犀利:
“提升有一个过程,并不是立竿见影的。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高中、读大学,甚至考研和读博呢,直接初中毕业出来工作不好么?”
2
再说说我另外一个故事,这是发生在更早的时候。
好像是去年年初的时候吧,那时候我刚刚接触量化投资不久。
根据对二八轮动模型的理解,我自己做了一个多指数轮动模型,经过一番拟合之后,实现了年化40%的回测收益。
我就以这个模型为核心,并且添加上通货膨胀带来的恶果,以及之前投资的经历和收获,做了一个PPT,找我妈妈去“路演”。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她和爸爸把口袋里钱掏出来,交给我投资和管理。
妈妈一开始不置可否,只是说了回去和爸爸商量一下。
过了几天,我突然收到爸爸的电话,他说:
“我这边要给你转多少多少钱,你注意查收一下。”
看起来,是我的这个PPT有效果了,当然也许更多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支持。
但不管怎样,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之前在股市中获得正收益的投资经历。
在给妈妈进行展示的时候,我确实在投资上做出来了一点成绩。
而我的爸爸,是一个鲜明的反例。
他在2007年入市,是个老韭菜了,股市高位下跌之后一直套牢着。
在2014年牛市出现曙光的时候,他终于把股票平价清仓了。用他的话来说,还不如一开始存银行。
3
同样都是自己的父母亲,有时候他们会泼冷水,有时候他们会支持,到底是为什么呢?
有一个成语很好的解释了这个问题的原因:
人微言轻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有这样的感觉,一些自己非常认同的道理,有时候分享给别人,却常常得不到重视,甚至还会得来一些白眼和冷水。
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说话的资格。
那些在自己身上没有经过证实的大道理,你拿去去说服别人,除非他本来就相信,否则只会给人这样的感觉:
你在装逼,在刷存在感。
还记得看《影响力》的时候,提到影响力的六个武器:
互惠
承诺和一致
社会认同
喜好
权威
短缺
我们缺的就是权威感,所以我们的话没有说服力。
你可以看看这个通过肛门治疗耳痛的例子:
有一位医生要一个病人将药水滴入疼痛发炎的右耳,但他没有在处方上将“右耳”写完整,而是所写成了“滴入R ear”。拿到这个处方以后,值班护士马上就把规定剂量本应滴到耳朵的药水滴入了病人的肛门。
把药水滴到肛门处来治疗耳痛显然是无稽之谈,但问题在于不管是病人还是护士都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所以,为了让自己的话能够得到信服,你最好成为专家,成为那个有资格说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