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游览完颐和园和圆明园后,按计划今天早上是去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和故宫。
可是昨天晚上,导游就告诉我们升旗仪式没能约到,故宫能不能进去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人民大会堂正在进行重大的外交活动。
大家不免有点遗憾,心心念念的毛爷爷纪念馆、升旗仪式和故宫可是大家此行的重要规划啊。
导游估计也感受到了大家的低落情绪,于是今天早上安排了国子监,看看北京老胡同和古代的清华北大。
一进入这条长长的胡同里,就喜欢上了这种落英缤纷的感觉。两旁的国槐花随风飘落,悄悄躺在地上,那种清凉是这炎炎夏日不可多得的惬意。
两旁的四合院都有一定的历史,导游告诉我们,这里一套四合院动不动就是上亿。而旁边的老北京居民也证实了这个行情,只是这行情有价无市,购买四合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必须有北京户口,然后才是你有钱,且同意对四合院统一管理。
我们凑近看了看,里面的过道确实窄,估计如果买车后,一般的四合院里是没有办法停车的,毕竟四合院的规模有大有小,层次不同,且一般四合院都可以从“门当”和“户对”可以看出其家境如何。
在一长溜的四合院中间,就是我国文化底蕴十足的国子监。据说能够在这里上学的人既要有才华,又要有足够的家庭背景。
国子监里面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辟雍”,据说是清朝康熙帝后,每一任皇帝即位后,都要到国子监讲学,讲学处即为国子监内辟雍,也称“临雍”。
在辟雍旁,有一个“金榜题名”的展馆,这个地方,我呆了很久,这个展馆把科举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让我真正明白了科举制的发展轨迹。
其实,古代能够通过科举制当上官员的平民百姓太不容易,在古代,达官贵人与平民的状元比例是51%和49%,今天的普通老百姓能够当状元的比例估计大概在20%左右。看到这,我突然就释怀了,心疼起那个曾经日夜读书的小子。
国子监旁是孔庙。孔庙比较感兴趣的是大成殿,这也是供奉孔子神位、祭孔时皇帝行礼的地方。大成殿上有各任皇帝的题匾悬挂,可是只有康熙题的“万世师表”匾,悬挂在大成殿前檐下。
跨进大成殿堂,迎面绣有吉祥图案的金色幔帐簇拥着供奉的孔子神位木龛,龛两边的楠木大柱,一幅乾隆御笔名联越然其上:“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斯言也,布在方策;率性修道致中和,得其门者,辟之宫墙”。
大成殿内有很多礼器和乐器,皆为祭孔大典及平时供奉所用,多为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遗物。
同行的几个小朋友立马在孔庙前不停的磕头祈祷,希望能有圣人保佑,学业顺利。
逛完国子监和孔庙,导游告诉大家,吃完饭后,还是去故宫碰碰运气,说不定接待任务完成后,我们还能去天安门看看,实在不行就远远的打个卡。
这样一说,大家犹如打了鸡血般,活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