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亲子关系,比教育重要一万倍。
我们大家都听过“性格决定命运”,那什么决定性格呢?我们同年所遭遇的亲子关系会内化到孩子的内心,这种关系会逐渐养成我们的性格,并最终决定我们的命运。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我们对自己的觉察体验有多深,就会有多谦卑。看见孩子的前提,是看见自己。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如果你把全部的认知教给孩子,孩子最好也不会超过你了。
漫漫育儿路,请先照顾好自己。
锻炼身体,让自己拥有健康的形体。
充实自己,让自己更加心平气和。
安定你的心
无论是做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只要选择好了,那就义无反顾的坚持下去。不要在选择的徘徊中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一颗安定下来的心,会让你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而后努力在孩子和自己之间寻找平衡感。
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空间
去锻炼身体,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并且长久坚持下去,你会从中汲取到无穷的能量。给自己制定个大目标,然后细细拆分成几个小目标,逐个实现,会让你更有动力。即使去不了健身房,也可以在家试着做些简单的运动。只要你肯坚持,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偶尔给自己安排一次旅行。无论远近,无论是一个人还是约上闺蜜,在路上总会给你不一样的体验和欣喜。
“你的孩子不需要一个完美母亲,他们只需要一个快乐母亲”
抱抱内在的小孩
疗愈自己,抱抱内心深处那个受伤的小孩。自从有了孩子,很多关于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会一些些浮现出来,偶尔慌乱偶尔又带有埋怨。同时也会异常庆幸,因为可以借此机会慢慢地摸透那些潜在的情绪。
原来我们都有一个内在的小孩,需要我们自我疗愈。它根深蒂固,我唯一能改变的就是慢慢调整自己的情绪。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多去想想当初的自己是希望怎样被对待。
学会内察,培养思考的习惯
做父母是门大学问,随着孩子成长,愈发觉得这门学问有趣且又高深。不仅需要你花时间去学习育儿知识,还需要你自身不断的成长,学会内察。特别是孩子两岁以后,随着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孩子的很多情绪上的问题往往令我们不知所措。第一次没有解决,第二次还是没有解决,这样的问题反反复复积累之后,往往会让我们更加无力和失控。
这时候,你就需要保持一颗随时总结思考的心。当问题出现后,你需要及时反思,可以选择笔记的方式,监督自己去思考:这问题背后的原因真的只是孩子的问题吗?下次若发生同样的状况,你是否能做得更好一些?寻找答案的同时已经在帮助你学会如何自察,答案自然而然就会有。
“自我反思和自我修正是自我学习和自我疗愈的最高境界”
找到合适的“倾听伙伴”
合适的“倾听伙伴”可以是朋友、另一半或是其他人。只要对方真心听你诉说,我相信你在说的同时已经在慢慢释放负能量,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身边有好的“倾听伙伴”是莫大的荣幸,彼此的沟通中你会发觉原来有些问题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你要做的就是努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而已。不知不觉,双方互相增加信任感,这比任何答案都重要。它能让你心情愉悦,更加平和的去看待问题。
寻找育儿路上的榜样力量
榜样力量可以让你的育儿路上多盏明灯,慢慢照亮你心里最认可的那个声音。看过基本育儿书,关注过几个温暖的公号,因为有共鸣所以觉得育儿路上开始有底气。起初只知道不能溺爱孩子,却依然说不明究竟溺爱和有规则的爱是何种区别,心里一直徘徊不前。直到自己填充了越来越多的育儿能量,才一步步愈加明朗。最终也会明白那个道理:当你把自己理顺了,你和孩子的关系也会越加亲密。
“你无法改变孩子的基因,也无法改变自己的。你选择不了孩子的先天性格,也选择不了自己的。你无力挽回曾对孩子犯下的一些错误,同样也挽回不了自己童年的遗憾。不过,这些都没有关系,学习更有效地帮助孩子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你仍然有机会让孩子变得平静、自信、能够应对问题。”
不是每位爸爸对孩子都有明确的教育定位,
不是每个家庭都有幸福的环境与和谐的关系,
然而智慧的父母是每个家庭的希望。
如何成为精英父母?
如何让家庭变得更幸福?
附:独立、理性,心存善良和敬畏,用精炼的语言阐述深刻的教育话题,传播教育思想,分享育子经验,长期坚持创作不易,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鸣,请大家点赞并转发,以支持我继续分析创作,让更多家庭受益,谢谢!
读书、看世界
自由 绽放 成长 智慧
❤爱心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