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由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与北京互联网法院联合编写,共六个章节,内容涵盖严厉打击涉网违法犯罪、切实加强网络空间清理治理、积极推进网上秩序群防群治、着力打造互联网诉讼模式、创新发展互联网版“枫桥经验”、加快推进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等方面。
白皮书指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法律,依法有效惩治网络犯罪,防范和杜绝网络犯罪的发生,进一步提升网络空间的法治化治理水平,已成为首都政法机关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根据白皮书介绍,近年来,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对网上违法犯罪线索搜集研判,运用大数据理念,严厉打击网络黑客、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涉网违法犯罪,形成有力震慑,有效清理整治了首都网络生态。北京互联网法院自2018年9月9日成立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通过“网上案件网上审理”模式,发挥互联网审判职能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公正、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为维护首都网络安全、推动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白皮书列举了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近年来在打涉网违法犯罪方面的成果。其中包括,自2017年开始,网安总队以最大限度净化网络环境、最大限度维护网络秩序为目标,连续开展“净网护网2018”“净网2019”等专项行动,将深化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不断推向深入。净网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侦破各类涉网违法犯罪案件86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400余人。针对黑色产业链迅速蔓延的特点,坚持打源头、摧平台、断链条,2018年5月和8月组织开展了两次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行动,刑拘197人,勘验电子设备667台,查获各类公民信息1491余万条。在全面整治违规网络服务商方面,共关停违法账号130余万个,指导视频直播网站关闭直播间270余万间,禁播主播5万余人次,封禁帐号35余万个,停机整顿网站2350余家。
白皮书说,北京互联网法院实行全流程网上诉讼,当事人可以足不出户打完官司,实现“一次也不用跑法院”。同时,北京互联网法院着力于建设“24小时不打烊”的智能化诉讼服务中心,并将区块链技术深度应用在司法审判中,主导建设了“天平链”电子证据平台。“天平链”现已链上存证658条,初步形成了集数据生成、存证、取证、验证为一体的审判服务平台,解决了涉互联网案件电子证据存证难、取证难、验证难问题,大大提高了审判效率,降低了当事人的维权成本,助推了诚信诉讼和网络空间诚信生态的建立。截至今年4月17日,北京互联网法院网上立案14662件;电子送达30845次,其中线上送达裁判文书2168次,裁判文书电子送达率97%;线上开庭2423次,线下开庭43次,线上开庭率98.3%;结案9822件,一审服判息诉率99%;公众通过电子诉讼平台等在线旁听案件80万余人次。
白皮书认为,在探索互联网空间治理规则、努力营造清朗有序的互联网环境方面,北京互联网法院成功审理了“抖音维权案”“人工智能著作权案”“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诉斗鱼直播平台案”“商务平台规则适用纠纷案”等一批对产业发展和互联网健康生态有较大影响力的典型性案件。通过审理典型案件,北京互联网法院用公正的裁判指引和规范网络行为,护航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努力营造清朗有序的互联网环境。
白皮书介绍,围绕网络与执法司法融合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和北京互联网法院等单位共同携手,在普法宣传、法学研究、司法实践、法治人才培养等方面密切合作,深度掌握互联网行业发展动态、执法司法难点和执法司法需求,对外送出互联网执法司法“联合服务包”,对内双方基于鲜活案件数据,探索大数据分析研判,形成“监管执法+打击审判”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提高了执法司法服务精准化和有效性水平。
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张雯表示,互联网法院从建院伊始,就得到了北京市网信办和北京市公安局的关注与支持,并从提供互联网监管政策、技术支撑、指导调研、开展专业培训等方面给予了互联网法院极大支持和帮助。下一步,北京互联网法院将与北京市网信办、北京市公安局继续深化合作,共同维护首都网络安全,为首都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