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后一节课的内容是讲日积月累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句话:“轻诺必寡信;失信不立;小信成则大信立。”主要说的是人要守信用。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中华民族一向奉守信用,以这方面有关的成语就有几个“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等……
这里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商鞅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为了树立威信,商鞅在都城南门竖立了一根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没人肯试,商鞅把奖金提高到了50金。终于有人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刻奖励他50金。由此在百姓心中立下了威信。
另一个故事是曾子杀猪。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孩子跟着要去,妻子不愿带着孩子去,就骗他说:“你乖乖的在家玩,等妈妈回来就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这本来是哄孩子的话,但曾参知道后,就真的把猪杀了煮肉给孩子吃。
这两个故事,前者主持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后者成了孔子的“72贤之一”,是春秋末期,鲁国著名的思想家、儒学家。两个人都是说到做到。
由此可见,信用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立世根本,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轻易颠覆的。人活一世,一定要明明白白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一个人,如果说出的话总是不算数的,特别是答应了别人的事情,总是没有做到,久而久之,在别人的心中,你就成了一个没信用的人,是一个不可交的人,一个不可信的人,那么,就没有人再和你交往了,这样的话,你将拿什么立足于世了?所以我们做人一定要一诺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