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
今天我们去成都杜甫草堂,还会看到几间茅草屋,当然是后人仿建的,这就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茅屋了。
茅屋本身没什么稀奇的,但是出现在诗圣的名篇中,那可大大地有名了。
安史之乱后,杜甫携妻带子入蜀,这时他已经年近50,半生漂泊后远离战乱,家人团聚,不再颠沛流离,总算安定了一段时间。
稳定后,杜甫的创作开始了一番新气象,《春夜喜雨》、《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虽有忧伤民生,但不难看出老杜本人这一阶段精神焕发,不再有“三吏”“三别”中的凄苦气象。
例外的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一段一上来,就是一番凄风苦雨,秋风怒号,茅飞屋漏,怎么看怎么凄凉。
实际上,八月的成都就算有风雨,仍是花团锦簇,只不过境由心生,诗人由外界的自然景观变化联想到自身境遇,难免心有戚戚。
2
第二段就比较搞笑了,至少对不了解诗歌背景的人来说是无法理解的。
南村群童公然抱走了茅屋上被风吹下来的茅草,放在今天,我们可能要瞠目结舌,一点茅草值得跟孩子们计较吗?
我们来看老杜此时的生活状态,一个字,穷。
公元755年,就是安史之乱爆发的那一年,诗人来成都的前四年,他的小儿子饿死了。
为什么会饿死?没钱。杜甫前四十年的时间里,虽然不愿意,但仍然为五斗米折腰,无奈仕途不顺,做的都是小官,如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等,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不但专业不对口,连生计都成问题。
杜甫本人生活气息十足,他的诗中经常出现妻子儿女,“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对家人感情深厚,可想而知有一丝希望,都不会想见幼子饿死的事情发生。
但是生活给了他充沛的感情、超凡的才华、宽阔的胸怀,偏偏没有给他乱世中谋生的技能,虽然祖上曾经辉煌过,但杜甫本人一生中都比较清贫,精神上也饱受折磨。
草堂本身,也是在赏识诗人才华的严武帮助下才盖起来的,一家人的生活,只是比流离失所要好一些,但并没有真正富裕到哪里去。
因此面对孩童抱走茅草,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仍然唇焦口燥地去喝止,但是没用,或者说,他并没有真正想跟孩子们计较,为什么呢?因为他明白,孩子们肯定家庭条件都不好,才会把茅草抱走。
3
成全了别人,辛苦了自己。
风虽然停了,云并没有散,天又黑了,雨还在下着,简直比林黛玉的秋窗风雨夕还要愁人。
不同的是,绛珠仙子尽管心情烦闷,好歹锦衣玉食,不至于挨饿受冻。老杜就不一样了,棉被比铁还硬,雪上加霜的是里子又破了大洞——被孩子踢烂的,你能从“娇儿恶卧踏里裂”中感受到杜甫对家庭孩子的爱和一丝幽默感。
环视周围,没有干的地方,孩子们都睡了,大人却难以入眠。
诗人在想什么呢?
也许是哀叹自己的命运,虽然才华横溢,但生逢乱世,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也许是在愧疚,身为父亲,不能给孩子最低的物质保障;又或许,他从连绵不断的秋雨中感受到了日薄西山的凄凉,毕竟他已经到天命之年了。
4
如果本诗到此结束,也许就难以在诗歌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了。
但大诗人并没有那样,在睁着眼睛默默等天亮的过程中,他发出了千古之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没有停留在自怨自艾的层面,而是替天下有识之士呐喊,高度一下子上去了,这才是诗圣,就算我自己冻死了,只要看到天下寒士受到庇护,那也满足,死亦无憾了。
无论读多少遍,最后一段始终振聋发聩。后人喜欢杜甫,不只是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细致描写,用他的眼睛带我们观察世界;更是他始终炽热的感情,忧国忧民,在某一瞬间契合了我们的心理,这才永垂不朽。
5
十年后,这位伟大的诗人死在江边一条破船上,最终没能回到家乡。
他的一生饱尝了生活的艰辛,渴求平淡安定却始终没能如愿,这是他个人的不幸,他却不独为自己叫屈;这是我们的幸运,通过他留下的文字,可以了解千年前这颗伟大的心灵,如星闪耀,光芒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