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心理咨询协会尚公正,学习分享。
昨天早上我们协会地面活动,学习陈意文老师SFBT焦点解决法,家庭中的正面管教第10页中的心理发展。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人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将其共分为8个阶段。自己初学还觉得有点抽象不太好理解,通过学习后慢慢领悟,觉得人一生在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心理成长危机,只有解决好上一阶段的危机才能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否则就会阻碍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而影响个体的成长!
我把自己颂读和理解的分享给大家,希望相互有帮助和提升!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八个时期:童年阶段、青春阶段和成年阶段。
童年阶段0一1.5岁为婴儿期:基夲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这个时期婴儿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需所求和希望只是以哭闹表达,这个哭闹实际上就是提出了希望和要求,这时父母或监护者及时满足了,孩子就会 从父母的声音、身体的接触、表情的引诱中获得信任,产生兴奋,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就 会对陌生环境无法信任 ,进而会产生焦虑。
儿童期1.5一3岁:自主与害羞的冲突。这个时期孩子学会爬行 、翻身、说话等等, 慢慢知道要什么和不要什么 ,有了自主的意念和简单分辨 ,这时父母就必须引导并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较规范的行为, 比如吃喝和拉臭就不能放任自由,耐心指导,但又不能过度的严厉要求,需要慢慢的说引,否则就会抑制孩子的自我控制和自立能力,得不到正确认识产生害羞感。
学龄初期3一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这个时期,孩子慢慢形成了主动性,看见和发现什么都好奇,都想知道,刨根问底,主动要求,渴望明白,这个时期引导的好了,孩子的好奇得到知晓,明白了质疑,后期的责任感,主动感就有了基础,否则孩子就会失去自信,产生依赖心理,影响后期主动性。
学龄期6一12岁:勤奋与自卑的冲突。这个时期基夲上进入了学龄教育,大人正确引导顺利学习,不断鼓励,孩子就会乐学,快乐,有勤奋感和获得感,反之孩子就会自卑,认为自已什么都不行,形成以后做事不自信没勇气,到置后期生存独立意识和自主性不强。
青春期12一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这个时期孩子特别希望别人对自己的评判和看法,特别注重和关注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希望别人鼓励和赞关并关注,如果自己的希望和别人的看法与理解相一致,就会产生并获得同一性,反之若未得到认可就会导致角色的混乱,感到彷徨与迷茫。
成熟早期18一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这个时期是非常严峻的一个阶段,随着身心的成熟,思想模式也基于成熟,慢慢开始关注异性并产生亲密感,如果得到了回应,就会产生愉悦,如果得不到回应,就会产生孤独、奇思、狂想和危机,进而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只有在确立了同一性之后才能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这个亲密关系就会建立在自我同一性和忠诚的伴侣之间。
成年期25一65岁:生育感与自我专注的冲突。当一个人顺利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进入亲密感,成年期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这个时期开始生儿育女,同时要承担家庭和社会工作,要不停的去创造、关心、体现责任和付出,如果没有生育感和亲情感,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就会形成自私,不具备关心下一代和他人的心态,同一性受阻,健康思维受影响,进而产生停滞,消极,失去创造力的品质和责任。
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进入这个阶段,身体机能和体能慢慢衰老,虽然这是自然规律,但常常到置有些人失落失意,如果自我调整大于绝望,认识到位,人在这个时段会有智慧的品质,积极面对衰老,正能量发辉余热,生活充实并快乐,人格也获得健全和完美,反之心理落差较大,觉得一生将要结束,情绪就出现障碍,激情减退,生存无望,言行消极,今朝有酒今朝醉,看周围啥都是灰暗,言行对下一代及周边产生负面影响,形成心理危机,造成人格的不健全。
这八个阶段是首尾相联构成循环,形成生命周期,代代复始的,因此我们在引导孩子时一定注意各环节,各时期,各阶段的冲突,引导孩子顺利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