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点四十七分,第三次跑到厕所开始吐。妈妈一脸心疼的拍着我的后背,回到床边,又忙着给我倒水。我极力调整状态,好让妈妈回屋休息,但是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还是唤起了我内心“巨婴”的潜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跟妈妈之间习惯说:“谢谢”,这句话起源的动机是担心自己回到家之后,会被妈妈体贴的关心所“驯化”。也许在妈妈眼中,我一直都是“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但真实的情况是“我的的确确在成长,无论是年龄上,还是心智模式上”,但妈妈的爱一如既往,让人心疼。“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爱吗?”最近学习心理学,总会冒出这些奇怪的想法。“也许这就是母亲和孩子之间特殊的纽带”,因为在母亲面前,我能强烈感受到“真实和无条件的爱”,但这不应该成为孩子理所应当“享受”的理由。我努力保持和母亲之间的独立性,但尝试的效果很不理想,当母亲的爱排山倒海向我涌来,我会不自觉的把自己当成了孩子,尽管内心很失衡,尽管这样的借口很鸡肋。“我们都应该先让自己变好,先关注自己的感受,其次才是孩子”,我试图和妈妈达成共识。从遗传的角度来看,妈妈对孩子无条件的牵挂、无条件的爱,在外婆和妈妈的关系上,几乎一模一样的发生过。从权威期待的角度来看,来自整个中国社会对于母亲这个角色的定义,“任何时候都应该对孩子‘好’”。我觉得最好的爱,就像武志红老师所说:“不含恶意的坚决,没有诱惑的深情”,强调底线,适度的放手,让生命去触碰生命,让母子之间的关系互相滋养。觉知、接纳、体验、确认、成长,让我们在爱中成为更好的自己。您的思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