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一次参加毛小姐幼儿园的活动,看着她小嘴巴张的圆圆的,小手不停的做着标准的舞蹈动作,唱着《我的好妈妈》,又一次,我感觉到小姑娘在长大,那一瞬间,我觉得我的闺女是最可爱的。
幼儿园时的孩子,多数父母可能跟我一样,觉得孩子玩得开心就好,只要他有一点的小进步,我们就无比高兴。
最近,毛小姐认识了毛、大、小、手、花、艺、刀、爸爸、妈妈这些字和词,不停地在街上的广告牌中、在家里的绘本里,在我的书上,在任何他能看见的地方,找这些字的身影,看着她自豪又无比确信的样子,我一度以为,我的小孩子是有语言天赋的。
最近,毛小姐越来越浓烈的显现出喜欢跳舞的特点。拉着爸爸的手,在敏捷城商圈转了一圈又一圈,想要找到一个舞蹈班,催着我去问别人的妈妈,哪里有舞蹈班,又催着我去给她报名。开始我以为她只是一时兴起,玩一玩罢了,没想,有一次,我们吃饭有点晚了,吃完饭还有五分钟就要上课了,我说要不,今天请假吧,她死活不愿意,自己在前面跑,跑了几步嫌太慢,让爸爸抱着他跑去教室。毛小姐自己乐此不疲,老师告诉我,毛小姐有跳舞的天赋,要是年龄够了,可以尝试着考级了。我又乐颠颠的觉得,咦,那这方面也给她培养培养吧。
前天,毛小姐莫名其妙的感冒了,没有发烧,浑身痛到起不来,我拉她起来,她犹如一个喝得烂碎的人一样,又软又沉,我把她抱到医院,医生药一开,她立马恢复了元气。从医院出来,路上她看见一只小鸟,跑上前去,想抱着小鸟一起玩,可是小鸟飞了,她生气地问我“妈妈。你不是给我教的人“”人来鸟不惊“吗?为什么鸟飞了呢?”我刚张口说“那是王维想象出来的”,毛小姐打断我“我知道啦,那是假的,画里面的”,自己给自己了解释。又一次,我觉得她的理解力还不错。
然后,在毛小姐的要求下,我又给她报了一个阅读课。虽然我目前还没有很焦虑的说必须得学有所成,对得起我花出去的钱。但是我不知道有一天我会不会和其他家长一样“我送你去兴趣班,去辅导班,你才考了92”,会不会和其他家长一样,给孩子的周末填上满满当当的辅导班。我会不会再她从90分涨到100分,从班里第二十到第十五的时候,嫌他进步的太慢。
回头想想,我们对于孩子的期待,最早是她喜欢,她快乐就好,为什么我们会要求越来越多,和初衷越来越背离呢?
我们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期待值,不断地在逼迫孩子把兴趣变为专长。记得看过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女孩说他小时候真的很喜欢弹琴,就让妈妈给报了钢琴课,学的过程中也很喜欢,即使累也不觉得什么,每天都会练琴,觉得很快乐。可是,不知不觉得,妈妈也不出去跳广场舞了,每天一放学就盯着她练琴,不断的告诉她要考级要怎样,渐渐地,她开始觉得练琴很痛苦,到了初中,找了学业太重的理由,放弃了练琴。
其实,如果我们当爹妈的,能够一直保持初心,孩子的成长可能会进步的更大更快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