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位名叫黄喜的丞相,在微服私访途中,看到农夫驾者两头牛耕地,他随口问到:“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却没直接回答,等到牛到一旁吃草后,他才附在黄喜耳边说:“告诉你吧,边上的那头牛更好一些。”见农夫这般低声细语,黄喜颇感奇怪,于是问到:“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牛虽然是畜类,但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好,就意味着那头牛不好,它们是可以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我说话的意思来的。。这样,那头也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就会很难过……”农夫答道。
这位农夫无疑是深谙“牛性”的,牛犹如此,何况于人!因此,同批评一样,赞美也不是任何情形下都是适宜的,也就是说,赞美他人也要注意场合、讲究方式。但日常交际中,也有人不了解这些,以致不分场合,、不拘方式地对某个对象加以赞美,结果无意中却伤害了身边的“第三者”,造成了一种本可避免的不愉快局面。
张鹏、李强和赵亮一起参加了全省青工比试大赛,张鹏赢得了电力系统唯一的一个金奖,李强得了铜奖,赵亮却止步于初赛。
回来的途中,张鹏跟好友赵亮走在前面,李强便赶上去,十分真诚地对张鹏夸赞道:“张鹏,你怎么这么厉害?我连吃奶劲都使出来了,才得了个铜奖,你却毫不费劲地拿到了金奖,真是太厉害了!”
“别那么夸张,瞎猫碰个死耗子而已!”张鹏谦虚道。“你还是瞎猫啊?那其他人不都成了病猫、死猫了!”李强的话刚说完,一旁的赵亮连招呼都没打就突然加快了脚步,张鹏叫他也没停下来,。于是,张鹏有些尴尬地对李强说:“不好意思,我先走一步!”说着便去追赵亮。
望着两个同事前行的背影,不明所以的李强想了半天,才悟出自己刚才在赞美张鹏时,忽视了赵亮的存在,想到了这点,他不禁责备起自己的糊涂来,赵亮在初赛中就被淘汰出局了,当着他的面赞美张鹏荣获金奖,不是等于在他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