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人生有很多条路。
但,“我们只能选择走一条更难的道路,因为更难的道路,看似狭窄,其实更好走;因为旁边那条简单的道路,看似宽阔,但是塞满了人。”
不排除有些天生出生在终点线的人可以舒舒服服毕业后就躺平。
但作为一个普通人,想让自己的人生有托底,就必须让人生的后半程可以有更多选择。
以前我无论在学校还是初入职场,都是很会投机取巧的存在。
学习不刻苦努力,只靠考试技巧。
小组论文和演讲抱人大腿,工作也只选简单轻巧地去做,难的是一点也不愿意碰。
而这导致了什么呢?
因为没有经历过从早到晚学习的苦,也无法适应工作加班的苦。
工作上总是偷懒,业务上也没有任何长进。
甚至在第一任老板那还因为不会做PPT而被质疑,怀疑我是不是海外研究生毕业。
看似那些规避掉的麻烦偷过的懒,其实最后某一个时刻都会由你自己买单。
别人工作十年,是十年的经验。
而你只是一年的经验重复了十年。
面试官都很精明,即使你顶着闪闪发光的简历,人家一聊就聊出来了你几斤几两。
几年前,当那位被下岗的唐山收费站大姐喊出“我36了,我什么也不会!”的时候,你有没有受到一点警示呢?
以前的一个饭碗端一辈子的工作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
现在是终身成长型的社会。
即使是公务员也不能不每天学习加班跟上形势。
不要小看你之前踩的每一个坑撞得每一个包。
所有这些总会在你人生的某一个时刻给到你帮助。
须知,人生所必经的挫折和磕磕绊绊是规避不掉的。
每次偷的懒耍的滑头只会让你到后来举步维艰,在某一个时刻全部都还回来,甚至付出更大的代价。
而看似一开始荆棘丛生的羊肠小路,走着走着就会发现越走越宽,不知什么时候就走上了平坦大道。
因为只要朝正确的方向做功,时间会给你复利的回报。
身边有许多例子。
同一所大学毕业的女孩A和女孩B,一个选择毕业就去上海打拼,另一个贪图安逸,回到家乡小城选择了一份轻松的文员工作。
多年后,女孩A成了独当一面的白领丽人,跳槽到更好的工作机会,还怀揣一笔不菲的存款。
想继续在上海打拼也可以,想退守二线城市也能够轻松找到一份工作,再付个首付买房。
进可攻退可守。
女孩B工作几年后嫁人生子,工资很少,老公不给力,想换工作已经丧失市场竞争力。
只能温水煮青蛙。
如果将这个时间线拉到整个人生的长度来看,
就更是如此。
主要是一开始就做好足够的积累,之后的人生才能有更多的选择。
有一个从耶鲁毕业的律师说,there are some advices that inflence me most. The first one is told by my father--make the choice that will give you more choices.
经常,那个more choices的选择总是更为艰难地。
凡事不可能没有代价。
与其选择被迫接受,不如自己勇敢的去拥抱。
只有经历过艰辛和磨砺攀向更高维度过,才能在必要的时候形成降维打击。
反之则不能成立。
在这个世界上,金字塔尖上的成功很多都带着侥幸和运气。
只有踏踏实实的努力不会欺骗你。
我相信凡是有着越多人生阅历的人,就越有相同的感受。
而更进一步,美国著名的追踪女性五十年人生的米尔斯研究显示,我们往往是在苦痛或边缘化的生活中,才能产生调整自我的动力,变成更成熟、更复杂、更深刻的人;进而破茧成蝶,走上属于自己的道路。
所以亲爱的们,当命运推你到十字路口时,我们能做的选择是什么呢?
永远选择更难的那一条!
“一片森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美)罗伯特.弗罗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