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是魔鬼
重庆一鲁姓男子因两家孩子打闹事,带上自家孩子去另一孩子家兴师问罪,并出手打伤老人和孩子事件,引起网络围攻。这是一起严重的小纠纷引发大事故的典型案例,它的严重程度已触犯了法律,它的典型在于有理变无理的情况逆转。
孩子们之间的打闹或小的伤害,本属非常平常的一件小事,即使是有点小伤,也应该在了解情况后,再找对方家长说明情况,索要部分赔偿也在情理之中,但去跟一个不太懂事的孩子讲道理计说法是明显的不明智,进而发生对孩子对老人痛下狠手的暴力动作,还想以“没忍住”为借口搪塞过去,着实让人们看不过去,所以,网民共讨之也是出于一种义愤,是对弱者被实施霸凌的一种同情,是对采取如此下策解决孩子纠纷的一种谴责。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脾气暴躁的很,动不动就出手伤人,动不动就出言不逊,动不动就大动干戈,甚至毫无理由毫无征兆的挑衅和霸凌与自己并无过节的人们。怎么会这样,为什么就不能坐下来好好谈谈,为什么就不能心平气和地商量解决办法,非要撕破脸皮,付诸武力吗!
当前,人们因为疫情等原因,生活都遇到不少困难,难免产生急躁和不安的情绪,重要的是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减压,放平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挑战。而不应一不顺心就找茬挑刺,升级矛盾,甚至做出触犯法律、伤天害理之事,这样只能既伤害他人,又伤害自己和家人,实在是既损人而又不利己的双输事情,何不避而远之呢。
说到重庆事件,完全可以有另外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先到幼儿园了解一下情况,如果是对方孩子有意或故意欺负自家孩子,先通过幼儿园老师找到对方家长,寻求解决办法,请对方家长认真管教孩子,不能再出现类似事情,并保留追责的权力,协商无果,再考虑其他解决办法。采取直接上门讨说法的办法也行,但容易出现言辞激烈、场面失控的情况,甚至发生不该发生的问题,使事情难以收场,为后续沟通、协调造成困难。
自家孩子受到伤害,一时着急,总想尽快解决,并要给施害方以教训,其情可谅,但要先控制好情绪,以解决协商为出发点,最不可取的就是以牙还牙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反而会伤及自身甚至连累家人。更不应该的是对孩子和老人施暴,那就是品德和修养不够了。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董先生就是这样成为了众矢之的,把有理变为了无理,把小纠纷酿成了刑事案。
但愿天下父母,吸取这件事的教训,遇事冷静,考虑周全,尽量息事宁人,和谐相处。
202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