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次更文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又2天了......
还记得自己刚开始坚持更文时的踌躇满志的模样,不禁心生恐惧,匆匆写下此文,以作反思,而后再细细琢磨以作改进!
不知道在跟前与我同频的你有没有这种现象?
通过一个社群或者励志的电影或者短视频,发现一个起点并不高的普通人因为坚持一个好习惯或者好的行为模式而成就了他的一生,成为励志人物的主角,你我眼中的牛人。然后,我们心中默念几下:“我也要坚持这样的好习惯,我可以的”。最后是,好习惯在刚开始还是受宠的,没过几天依然是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问及原因:一是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开心、舒服,何必强求诸如此类的言语,二是最近加班真的好累、好忙根本没有其他时间了,我也想坚持来着~其实,这也是我的原型,也是我的恐惧,恐惧我的半生就这过去了,然而一个能坚持起来的好习惯还没开始,真是细思极恐。
反思一: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人
想,任何场景都可以进行,调动你的脑瓜就能;动,指定场景和条件下,需要调动你的三头六臂去协助才能完成,两者一对比便也知道作为人类这种高级动物肯定是选择前者,所以你我皆有可能沦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人”。
此时,在刷着抖音的你看着吃播口中的美食,口水流了一地,心想:我待会也要出门撸个烤串必须搭个冰啤......点个张亮家的麻辣烫必须是最麻最辣的那种......点个波霸奶茶必须是加珍珠加冰的那种......
此时,在刷着朋友圈的你看着五一档出游的美照,心中的诗与远方仿佛不远了,约上三五好友感受北海道美丽的海岸线.......牵手自己的心爱的TA漫步在浪漫的马尔代夫......跟随一家老小一起去踏青劳作......
就这样过了你“梦想”中的一天、一周、一月、一年,乃至半生了。
就在我码字的一瞬间,就出来个热搜,来自我最爱看的《向往的生活》,热点是#彭昱畅只吃一碗饭#,缘起于彭彭被节目组拍摄的生图吓到,当场对着机器立下flag——只吃一碗饭!这一幕很真实,仿佛就是广大群众的写照,便也就被围观成热点,那接下来就交给彭彭了,反正我是一直有看《向往的生活》的呀!
反思二:坚持好习惯,到底会得到什么?
习惯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接下来为大家植入一个案例,是在《习惯的力量》 中也有提及。20世纪90年代,麻省理工研究员为了了解习惯的力量,用一组老鼠做了实验,他先在老鼠的身体内植入了监控设备,然后把这组老鼠放在迷宫里,在迷宫的另一端放置巧克力,刚开始老鼠们会在迷宫中四处游走,到处嗅嗅,挠挠墙壁,已确定食物的位置,最后老鼠们都发现了巧克力。往后经过几次实验发现,老鼠们都能很娴熟的到达巧克力放置点。研究发现,老鼠在前期游走,到处闻嗅时脑力最活跃,而后几次脑力便渐渐降了下来,特别是伴随着闻嗅和绕墙时间和次数的减少而明显降低,这个时候老鼠已经开始不用需要大脑思考,而只是需要回忆巧克力的位置就好, 因为这个时候已经形成组织化的思维,这也是形成习惯的过程。这也是人们本能的选择省力的方式的过程。
就比如说,早上起床找到牙膏挤在牙刷去刷牙这一行为,经过时间已经成为融入身体的行为,无论如何都自动进行;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永远存留在大脑里,指挥你日常正常运作,因为这是最省力的方式。
比如说你形成每天运动的习惯,一旦停止运动身体便会身体酸软、深感不适,只要正常运动,身体便会得到很好的反馈,吃饭更香了,精力更加集中 ;
当然,或许倔强的你会觉得这就是鸡汤,哪有那么多好习惯的力量!是的,每个理论的形成不一定就是唯 当然,或许倔强的你会觉得这就是鸡汤,哪有那么多好习惯的力量!是的,每个理论的形成不一定就是唯一的模样,或许也会有认知的偏差,以为自己聪明其实自己可能被聪明误,一位自己有知识做支撑,可能会被知识约束了 ,所以我想说自我实践最实际!
行动:反观察自己,记录自己的生活轨迹做好自我管理,至少要明白自己的时间用在哪里了!
时间给到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在同样的时间上牛人总能将一天活成48小时,而普通人可能就在24小时中被各种琐碎的小事分割的支离破碎。
那就尝试反观察自己吧,我目前坚持最久的习惯就是每天日记,用笔记本记下生活点滴,不管是休息、吃饭、睡觉、刷手机,都实实在在的记录下来,每个小时记录一次,每天晚上去反思和检查自己的时间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自己时间的黑洞,时间黑洞指的是刷抖音、淘宝等与你目标无关的时间。
只有这样记录自己的时间,才能看清自己的时间状态、人生状态,对时间更有敬畏感,更不舍得浪费,利用好一分一秒去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忘记在是那么时刻听过这样一个理论,把人的一生比如成很多层阶梯,阶梯的顶段连接的是天堂,12个小时为一个阶梯,如果一生活到100,那么TA就拥有26280000个阶梯,你的每一步都在倒数着,不知道您目前是第几个阶梯了呢?是否过去半生了呢?
你的半生形成了什么好习惯呢?好习惯给你带来的变化是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