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夜孩子熟睡之后,他爹把脸凑过去,亲了亲娃柔软的小脸蛋,感慨道:“孩子转眼都3岁了,我好像都没有给孩子带来什么正向的影响,也没有在孩子目前的成长轨迹里留下什么痕迹。”
虽然我无从判断娃爹受了什么“刺激”,才得出这仰天一叹;但我庆幸的是作为爸爸,娃的爹在潜意识里终归是觉醒了,也真的是希望爸爸这个角色能够嵌进娃的成长历程。
在我们大部分人的经历中,娃可以是妈妈的,可以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甚至也可以是别人家的,但绝对不能是爸爸的。爸爸做什么呢?赚钱养家,工作应酬,呼朋唤友,反正就是跟育儿八竿子打不着。
其实,在育儿这件事情上,爸爸一开始就是吃亏的,他们没有经历过怀胎十月的欣喜与期待,也没有一朝分娩的坚忍与喜悦,在没有任何心理过渡的情况下,忽然从天而降的一个娃娃就要叫自己爸爸了,喜悦?紧张?激动?责任?估计爸爸们根本想不到这些,他们脑子里估计徘徊而且长期徘徊的只有一个问题:“我要当爸爸了? 真的吗?哦,我要当爸爸了!”
住手,我来!
孩子刚出生时,爸爸们看着眼前这个软乎乎的小东西,不知道从何下手,正在思考之际,这个机会已经被老一辈或者妈妈抢走了,爸爸们只好双手一摊:“好吧,他们比我更清楚,更有经验;孩子会得到更好的照顾”
半夜正当酣睡之时,听到娃的声声啼哭,爸爸们估计在想“这是什么闹铃?才几点就闹?”稍微清醒一点才意识到“哦,是娃娃在哭”此时,还没等爸爸有所行动,妈妈们已经从浅浅的睡眠中清醒,喂奶,抱娃,哄睡,虽然也是新手,但好像娃娃们也很吃这一套呢,于是爸爸们看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就着半梦半醒的迷糊,转身又沉沉睡去。
妈妈的眼神,好可怕!
刚出生的小毛娃娃们,终于脱离了吃奶的阶段,可以在地上晃晃悠悠的走来走去了,爸爸们兴奋着拽着娃的手,潇洒的走两圈,本来以为可以完美谢幕,谁曾想娃一个没站稳,脑袋栽到了冰凉的地板上。爸爸们先是一惊,刚打算伸出手,不想娃娃已经被妈妈从天而降的温暖臂膀抱走,顺带投给爸爸们一个冰冷犀利的眼神,爸爸们不禁一阵透心凉,浑身冒冷汗……
盼望着,盼望着,娃娃们终于能走会说了,爸爸们心想这回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不用担心娃娃摔倒,不用担心“对牛弹琴”,可是正跟娃玩的酣畅淋漓,爸爸们刚刚开始享受父子/父女之间温馨幸福的亲子时光时,妈妈来了,一切都不一样了:娃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扔下玩具,转身投入妈妈的怀抱,在表达完对妈妈的想念之后,娃娃们立马化身迷弟迷妹和妈妈的小尾巴,走哪儿跟哪儿,剩下爸爸们被晾在原地,心酸泪流,好像刚刚的亲子时光像梦一样,短暂而虚幻……
我儿子(女儿)也是亲生的
现今的育儿课程和家庭教育书籍估计十之八九都被妈妈们买走了,妈妈们在育儿这件事情上的包容性和积极性无人能及,古今中外的优秀理论体系,实际操作,只要能够派上用场的,几乎无一落下,妈妈们尽己所能将自己从育儿新手一步步打造成教育专家;与此相反,爸爸们可能还停留在原先二人世界的浪漫或者是梦想中妻好,娃好,其乐融融的岁月静好,然而娃娃们“毫无征兆”的啼哭和打闹让爸爸们猝不及防,美好戛然而止;烦躁,焦虑,无奈,愤怒步步紧逼,在大脑没有武装任何育儿理论,缺乏自我情绪管理,处理办法短缺的情形下,脑子里一边浮现的是自己小时候哭闹的场景,一边迅速找到了简单粗暴的武力镇压这根救命稻草,只希望能尽早结束一场又一场的“战争”。
此时带来的必定是父母双方育儿观念的不一致,妈妈们会嫌弃爸爸们的粗暴,继而以专家的语气和态度来“指导“爸爸们”应该“如何如何,爸爸们心里大半不会接受这些”教导“,反而重复一万遍的想着“就你是亲妈!孩子也是我的,我怎么就不能教育了!你说的都对?我管孩子的时候你能不能不插手!”
此时爸爸们由于被嫌弃不专业,“爸爸的权威“也遭到了母子(女)的一致抵抗,心里对育儿这件事大抵也是心生厌恶,想着以后还不如做甩手掌柜来的自在……
写到这里,我并没有想对妈妈们提出异议,只是试图站在爸爸的角度上来感知一下他们的内心活动。 爸爸们在育儿和家庭教育这件事情上,由于起初自身的短板和小心,加上没有及时的学习跟进,导致与妈妈们沟通不足产生分歧,甚至被嫌弃,爸爸们确是越来越脱离了“正轨”。
然而,在育儿这件事情上,爸爸们的初心也一直没变,只是教育的方式和理念再进步完善些,态度再积极主动些,当然更重要的还有妈妈们也要给予更多的包容和分享,让爸爸们享受育儿的快乐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