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我的女神,钱钟书之妻,2016年5月25日过世,享年105岁。如果说钱钟书以他著名小说《围城》而享誉中外的话,那杨绛则是以她坚韧的品格和顽强的毅力面对人生各种艰难险阻,永不放弃的品质深深吸引并打动了我。
《我们仨》就是她家庭生活的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全书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第二部分:我们仨走散了,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还没看内容光看目录就已经热泪盈眶,封面上看着女儿钱媛对钱钟书和杨绛的昵称papa、mom、oo,翻着他们一家三口的老照片就能深深的被作者带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书里第二部分我们仨走散了,作者通过梦境的写法,虚实相交记录了这是“我” 最艰难最痛苦又长达万里的时光。奔波于双双病重的丈夫和女儿之间,“我”惶恐地走在人生的驿道上。爱女的先行一步已是对人生的重大打击,而爱侣的日渐衰弱更加让人心绪难平。“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看到这里,我已被深深感动。
钱钟书和杨绛是一对不一样的知识分子,他们不求名份不求富贵,有的只是学术上的钻研和追求,甚至还略带呆板之气。可这样的他们,走过了普通却又不平凡的63年。这也是我所追求的爱情和婚姻最好的样子,相互尊重、相互扶持、相互进步、相互成就彼此。谢谢杨绛让我们看到并相信美好幸福的存在。
书中最后她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作者在叹息追忆的同时,也提醒了我们要珍惜眼前人,缘分是种很特别的东西,如果注定相遇的话就过好当下的每一天,不要留有遗憾和后悔。如果分开了也请怀着无比幸福的记忆缅怀对方,珍重自己,然后带着两个人的记忆继续好好生活。
杨绛走了,“我们仨”终于团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