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羽老师的课例研究:
1.开课很重要,一个足以吸引学生的引入环节可以让学生迅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所以无论是展示课还是常规课,我们都应该在开课环节下一点功夫。
2.在备课时,一定要明确重难点,并根据重难点对时间进行合理分配。
3.备课时一定要确定活动组织形式,到底是老师示范、分组实验,还是观看视频,或请学生演示,只有每个环节的组织形式确定了,才好对活动有更深入的设计,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环节才会有更清晰的把握。
4.通过朱羽老师和刘老师展示的磨课过程认识到原来磨课就是这样不断解决疑问,不断优化环节设计,老师思路逐渐清晰的过程。
二、梁树老师对六年级《物质的变化》单元前两课的串讲:
1.将沙改为白糖的设计之巧妙,既与课文开篇的描述相呼应,又与下一个加热白糖实验巧妙衔接。可见老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度挖掘,才能构建此巧妙联系。
2.加热白糖实验中勺子的处理是一个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每一次做这个实验前都有孩子怕洗不干净勺子而不愿意用自己的勺子做实验,但今天听到梁老师介绍的用锡箔纸包裹的这个方法,就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真是太感谢了!
三、魏琪老师对三年级第一单元前3课的串讲:
由于对三年级的内容不熟,所以暂且不对内容作评价。为什么还是要把魏老师的这个部分列出来呢?那是因为魏琪老师的分享在其他方面给了我很深的感悟。由于参加过活动彩排,对比魏老师在彩排时和今天正式分享时的发言,我发现魏老师进步真的很大,从彩排的小紧张,到今天的从容淡定,魏老师一定付出了很多。这也再次印证,当你跨过那个坎,前方便是一路平坦!痛苦和磨练会让你蜕变!魏老师就为我们这些不爱发言,比较内秀的小伙伴们树立了标榜。希望之后的活动能看到更多愿意主动突破自己的老师的身影。
四、集体研讨环节:
今天的集体研讨环节在赵彬全老师和李晶老师的加入下氛围持续高涨,这就是观察员老师的魅力!李晶老师对《物质的变化》单元第一课背景和目标的分享,再次让我们认识到研读教参的重要性。
总之,通过此次教研,我不仅get到了一些实验操作的新方法,还知道了怎样去进行磨课研讨。根据我的理解,我把对一节课的首次磨课总结为以下过程:
明确教学目标——确定重难点——设计教学环节—— 根据重难点合理分配时间—— 确定各环节活动组织形式
已上过程如有不当,还请老师们指出,我们且研且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