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们科长突然问我:“你怎么一直在笑?”我愣了一下,又笑了笑,有点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没有对话,气氛却并不显尴尬。虽然笑有时候有些显傻,但是微笑具有感染力,有时是会传染的,如果我见到别人连笑都不笑一下,那别人会怎么想呢?恐怕非但不能让对方心情愉悦,反而该是让对方万千思绪集一身般的胡思乱想了吧。
还记得初一那年,班中有个同学没有任何征兆的问我:“小A,你是不是生气了?”
我一脸诧异:“没有啊,你为什么这么问?”
接着那个同学稍显放松:“我见你一直没有笑,就以为你生气了。”
我一听,噗嗤一下笑出声来,随后她也跟着一起笑,刚刚有些凝固的空气,瞬间充盈着甜甜的气泡。我们聊开后,才晓得她之前一直以为我是个高冷不好相处的女孩,深入相处之后,用她的话说,她终于发现我是个深藏不漏的爱胡闹的“疯子”。只是那个时候,在不熟的人面前不爱笑,也不怎么说话,总爱用一个字回答别人的问话,比如:“行”、“好”、“额”……等等。年少的时候觉得这样很酷,并没有太多的在意到别人的感受。后来经别人提醒,才发现在给别人带来困扰的同时,这被人误解的感觉似乎还是有点糟。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能够体会我同学的这种感觉,有时候我会去银行或者一些柜台办业务时,时常会遇到一张“冷脸”,上面写满了万千个不情愿,我小心翼翼的咨询,然后对方不冷不热的回答,总害怕一不小心惹对方不开心,业务没有办成,反而引来了口舌之争,往往这时心里总是莫名的窝火,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告诉自己不要发火,不要和不值得的人一般见识。后来,再去办业务时,除非迫不得已,我总会不由自主的避开了哪些冷面观音,谁愿意花钱去买一堆不开心呢?相反,当遇到一些热情洋溢,耐心,面带微笑的窗口或是柜台服务时,往往心情舒畅,总喜欢多聊几句,即便排队等的时间稍微长些也觉得值得。这估计就是微笑的力量吧。
自从我工作后,我愈发的觉得“微笑”,是缓解尴尬,拉近关系,打开心扉,化解矛盾的最好方法了,我本身并不喜欢社交,也不大爱和不熟悉的人谈天说地。当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或是接不住别人别人抛过来的话题时,就礼貌的笑一笑,来缓解自己的尴尬。
当然,微笑并不是万能的,微笑是一种表征,态度才带有温度,由于岗位职责的特殊性,我经常要和供货商打交道,经常会遇到供货商过来对账,及时给对方对账,找出双方账务中的差异,及时沟通,让对方放心,也让自己安心。有时候遇到供货商突如其来的对账,恰逢月初,财务十分忙碌的时候,我实在无暇抽出时间给供货商对账,往往这时,报之以歉意的微笑,并约定对账日期,然后道别,他们也会微笑回应“打扰了”。
当然,微笑并不意味着讨好型人格,记得少年作家蒋方舟在奇葩说中讲到自己以前曾经和一个人吵架了,她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追究谁对谁错,而是道歉!就这样她整整道了两个钟头的歉,对方仍是不依不饶。微笑只是礼貌的一种诠释,而不是“受虐型人格”的体现,试想如果把这种人格带入工作,那后果真的很难想象。轻则自己受委屈,重则会让自己所在的单位蒙受损失,特别当我面对的是一群时刻在权衡利弊,十分精明的供货时,微笑中更加应该带一分锋芒。兴平气和,理智的摆事实、谈利弊、讲道理。我相信除了个别不可预见的极端的人,大家都是理智的,而事实正是这样。
所以说,微笑是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剂,让看似无味的工作变得有些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