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放寒假时,因为知道这两个班学生的特点,所以特意在QQ群将寒假作业进行了安排。想着,可以有了家长的帮助,是不是可以改写一下每次作业检查的结果。很是期待,能有一个新的变化。
但过了两天,心里就开始打鼓了。刚好看到很多家长在群里进行数学试卷完成接力,于是专门针对寒假存在的一般问题,写了《放松≠放纵》。想以此,来提醒家长对孩子的督促指导。做完之后,略微心安了点。
假期又推行了几天,因为给孩子们布置的有读书任务。所以就把自己写的读书笔记,选了一篇发到家长群。也是希望孩子们可以有效阅读《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看到有很多家长回复,想着读书这个作业应该会完成的不错吧!又看着群里热火朝天的数学作业完成作业签名接力,想着既然数学都能有这么多人完成,语文应该也不会差吧!心里,开始有了期待。
临近收假时,心里又不踏实了。于是,又再三提醒家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开学前一天,又再次次提醒。还美美地畅想了一下新学期,写作《用最美的心去追梦……》,想让家长和孩子明白老师的心。自认为做的事也不算少了,想着应该可以期待希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可惜,今天查作业的结果 孩子们却送我一个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
“出乎意料”主要是因为一个假期孩子们都和家长在一起,老师也是一遍遍的提醒,怎么还是这么一个结果呢?两个班依然有不少于二十人没完成作业,和放假前作业完成情况相比,没有更好,只有更差。有些想不通,心里有些闷闷的不顺畅。收假前对他们的期望,一下子就像一个笑话一样了。
继续检查,里面居然还出现了好几个上一学期在学校表现不错的孩子。真的让我有些跌破眼镜了。一个假期,没有进步,就连原地踏步都不能保证了。细查完成的作业,发现就算完成了作业的,有百分之八十那质量也是不敢恭维。只能说,每一页都有写字,也就仅仅只是写了字而已。也就马马虎虎一个月吧,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退步?原本上学期后期,班上的学风已明显在好转,怎么一个假期就又回到“解放前”了?实在出乎意料!
一个假期,我都在思考,这一星期开学后,我要怎样实施我的语文教学。我买了专业书籍,准备好好学习学习理论。同时,不断在网上学习名师的教学,不断在反思。心中有很多想法,还打算专门在“简书”上设置一个“教学反思”文集。可是,原来现实真的很“骨感”啊!一圈打在棉花上,郁闷的!
晚上,回到家还在想这个事。对这么多没写作业的同学,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后来在“简书”上看到一个“简友”写的《自己学》,郁闷的情绪有所舒缓。原来,开学时,大家面临的问题有很多共性。那么多的家长,孩子他们不约而同地会做同样的事。也就是说,这其实也是应一个“情理之中”的结果吧。
又回头想了想上一学期孩子们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再翻看了自己写过的几篇教育叙事:《“他是住校生,我不管!”》《“住校”还是“陪伴”,请慎重……》《无奈的星期一》……果然,今年开学的这个作业完成情况真的是“情理之中”。唉,原来都是“期待”惹的祸。
其实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作用的。这个三位一体的辨证综合发展过程,就是共同作用的一个汇集凝聚。只有将所有的“水”汇集到同一条“沟”里,才会有“渠成”这个满意的结果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学校老师一直在“积跬步,积小流”,可仅凭学校这一股细细的清流,如何汇聚成“江海”呢?
这个“欧亨利式”的作业结尾,让人有些生气,有些遗憾,还有些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