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先区别一个概念。本文中所提到缺点不是错误,孩子犯错误,当然需要纠正,而缺点是指那些父母认为的孩子性格中的不足之处、欠缺之处,比如:脾气暴躁,脆弱敏感,胆小内向等,
那么,对于孩子身上的那些缺点,作为父母的你会选择怎么做?
A. 软硬兼施,用尽一切力气、机会、办法,帮助孩子纠正缺点。
B. 包容孩子的缺点,让孩子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长处。
我相信每个答案的背后都站着一些双手赞成的父母,但可惜,这两种都不是最好的答案。
对于孩子的缺点,其实有更好的化腐朽为神奇的办法,而以上的两个选项都会多多少少的给孩子带来一些伤害。
你以为的缺点,真的是缺点吗?
在分析上面的两个答案之前,我想和大家先探讨一个问题,就是缺点到底是什么?字面意思就是不足之处、短处、欠缺的意思。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或特质,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算是缺点呢?其实根本没有统一的答案。
每位父母,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准则,又完全取决于父母自身的经历或者社会认可的标准。
例如:父母如果因为内向含蓄错失过很多机会,就会认为孩子胆小内向是非常严重的缺点;可如果父母也很内向,但并没有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那孩子的胆小内向在他们眼中,可能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而且内向含蓄在思想较为保守的古代中国,是非常可贵的品质,但是,放在提倡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现在,却被普遍认为是很吃亏的性格。
因此,那些所谓的“缺点”,完全是个人主观的判断,而且判断的标准也会不断变化。
如果是这样,那么用“缺点”这个词来形容孩子身上那些不符合成人期望的特质,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另外,孩子身上的有些性格特质可能是先天的基因决定的,比如:内向,敏感,勇敢、易怒。
美国有一名女子天生无所畏惧,即使被枪指着头,她也没有丝毫恐惧。研究人员发现,她其实患有一种罕见的染色体隐形遗传病,而这种病影响了她大脑中负责恐惧的杏仁体不起作用。
除此以外,还有科学家通过对荷兰某个家族的长期研究发现,这个家族的男性因为体内缺少编码某种氧化酶的基因,导致他们普遍易怒,抗挫折能力和抗压能力很差。
对于先天遗传和性格之间的关系,我们还知之甚少,究竟性格中的哪些部分是由基因决定的?目前更是无法有确切的答案。
但是,我们至少知道,这些由基因决定的性格特质,或者说我们性格中的某些部分,本就像一个人的长相、肤色一样难以改变,更没有所谓的对错。
可这些性格特质却因为不符合父母的期望或者大众的认可,就被当作是缺点,这实在是有失公允。
A. 多一次纠正,就多一份自卑
即使有些“缺点”的确给孩子的生活带来了不便,那么父母的纠正,真的会让孩子变的更好吗?
我博士时候的导师(我们暂时称他为S先生)曾给我讲过的他小时候的故事。
S先生的姥姥来自于家教极严的家庭,所以她无法忍受自己的孩子在餐桌上挑食、剩饭,所以每次都逼迫自己的孩子必须吃干净桌上所有盘子里的食物,才能离开。
S先生的妈妈深受其害,甚至对在饭桌上吃饭这件事充满了恐惧。当她有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她因为担心给自己的孩子留下同样的阴影,不敢过多的干涉自己孩子的吃饭问题。
于是,在S先生小的时候,他的妈妈根本不管他吃饭,他爱吃什么、吃多少,完全由自己决定。
S先生曾告诉我说,他不想要孩子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怕他像自己的妈妈一样,因为自身的经历,把孩子从一个极端,教育成了另一个极端。
是啊,“教育下一代”这件听上去神圣而又重要的使命,却连一个统一的标准都没有。仅仅是“挑食”这件事,在S先生的姥姥那里是非常严重的缺点,可在S先生的妈妈这,却被完全忽略。
更可怕的是,在S先生的姥姥盯着“挑食”这个缺点不放,使劲纠正她的孩子的时候,带给她的孩子的改变,是比“挑食”这件事本身更加严重的恐惧和自卑。
父母在纠正孩子缺点的时候,往往希望孩子的那些“不讨喜”的“不足”能够变成自己期待的、与这些“不足”完全相反的品质。
比如:从粗心大条变的谨小慎微,从内敛含蓄变得热情开朗。
而这种转变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非常艰难的,无异于蜕变重生。即使这种转变真的会发生,那也一定是强大的毅力、漫长的时间和合适的契机的完美结合下的质变,绝不是因为父母不耐烦的批评和指责。
而当父母如侦察机一般,24小时的盯着孩子的“缺点”不放的时候,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你不够好,这样的你我不喜欢。”
父母的嫌弃不但放大了这些“缺点”,还会让孩子在一次次的否定和批评中变得自卑。并且父母纠正的次数越多,越严厉,这种自卑也会愈加深刻。
最后,真正困扰孩子的,反而不是父母定义的这些“缺点”,而是因为父母执着的纠正,而导致的自卑。
B. 只扬长避短,缺点可能成软肋
有父母说,选B总没错了吧?既然纠正不对,就包容孩子的缺点,让孩子扬长避短。
和选项A不同的是,父母不再试图改变孩子的缺点,而是选择“避短”,多鼓励孩子的优点,忽略“缺点”。
这个方法当然是比一味的纠正要好的多,但是孩子身上那些与众不同的性格特质 (我更喜欢这样称呼那些“缺点”)并不会因此消失,而躲避无法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应对方法。
假如这些特质影响了孩子和社会的融入,当“避短”变的避无可避的时候,这些特质可能就会变成孩子的软肋。
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设立了“天才少年班”,而谢彦波就是这个少年班中的一员。
谢彦波11岁就考上了科大,15岁在上海科学院读理论物理专业的硕士,18岁读了博士,而且在博士还没读完的时候,就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徳森一起工作。
他的长处显而易见,智商高、学习能力强。但是他的短处也很明显,就是他的情商不高,不懂得如何与人打交道。
他从小就不喜欢说话,有时候老师连问几个问题,他都一声不吭。
读博士期间,他因为没办法处理好自己和导师的关系,没能拿下博士毕业证,于是转去美国读博士。没想到,他还是因为被导师驳回论文之后,情绪失控。
论文被驳回,大概是很多读博士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可是不懂得和导师沟通的谢彦波却如临大敌。他多次深夜到导师家中理论,和师母发生争执,坚称自己论文中的发现非常重要,几乎入魔。
谢彦波的固执和偏激,让他变成了普林斯顿的“高危存在”。后来,因为美国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中国留学生杀害教授事件,普林斯顿出于安全考虑,只能决定遣送谢彦波回国,一代神童就此陨落。
谢彦波可谓是把他的长处发挥到了极致,可是扬长并没有因此补偿他的“短处”,反而因为没有人告诉过他,应该如何应对自己性格中的这些短板,他的那些长处、甚至人生,都因此受到了拖累。
有优势,有缺憾,才是每个人完整的样子。
“扬长避短”是帮助孩子成功的很好的策略,却无法帮助孩子认识完整的自己。
C. 没有缺点,只有不懂善加利用的优势
其实,我们还有更好的应对”缺点“的办法。
《思考致富》一书的作者,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的儿子天生没有耳朵,医生告诉他,他的孩子几乎没有可能恢复听力。
这对于刚当爸爸的希尔,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而最艰难的事,无疑是如何让与众不同的儿子,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的成长。
面对这样的情况,有的父母可能会选择避而不谈,像对待正常孩子一样对待身患残疾的儿子。
有的父母可能会告诉儿子,听不见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还有很多很棒的优点是别人没有的。
可是希尔并不是这样做的,他告诉儿子,每一个你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都是一种财富,只是你需要时间去发现它。
他还告诉儿子,正是因为他没有耳朵,所以他可以享受很多别人没有的特权,比如:学校的老师会给他特殊的照顾,会对他比其他的孩子更加的耐心。如果他和哥哥一起去社区卖报纸,别人也会出于同情,给他更多的报酬。
这是多么妙的办法,希尔不但没有迫切的要让儿子像正常孩子一样,也没有假装儿子是个正常的孩子来逃避他身患残疾这件事。而是客观的告诉他,没有耳朵这件事会让他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并且告诉他该如何更好的享受这些不同。
在希尔不同寻常的教育方式下,没有耳朵这件事没有给儿子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任何的影响。他不但像其他孩子一样自信快乐,也一直在积极的寻找让自己能够正常交流的办法。
那时候,市面上的助听器对他都没有什么用,于是,在爸爸的鼓励下,他和一家助听器的生产商合作,研制出了靠“骨震动”传递声音的新型助听器。
并且在新型助听器的帮助下,他也从最初只能听到轻微的震动,到可以正常交流。而且,他也因为推销这款助听器,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正如希尔说的那样,儿子的与众不同是一笔独特的财富。
在爸爸的帮助下,他不但能够快乐的享受自己的这份与众不同,还因为这份与众不同,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有人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财富。”
那么,缺点,就是不懂得善加利用的优势。
每个人的身上,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些与众不同或许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一些困难,但是千万别急着把它们打上“缺点”的标签,从此避之唯恐不及。
而是应该教会孩子面对这些与众不同,帮助孩子找到和这些与众不同最好的自洽方式,让它们成为孩子身上最独特的标签。
就像《权利的游戏》里,小恶魔对饱受“私生子”污名折磨的雪诺说的那句我最喜欢的台词:
“永远不要忘记你的身份,用它来武装自己,就没有人可以用它来伤害你。”
而我们要对孩子说的是:
“不要敌视你身上的“缺点”,用它来武装自己,你才会变的坚不可摧。”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
所以,不要为了有个完美的孩子,就让孩子陷在“弥补短板”的泥潭里变的自卑。
也不要试图用孩子的长处去掩盖和逃避那些“不足”,让孩子变成一个自负的人。
你只需要客观的告诉孩子,他有哪些特质是别人没有的,哪些特质会给他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便。
你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寻找一些可以应对这些不便的方法,而这个寻找的过程,很可能就会成为孩子的人生里,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也说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