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电影“克莱默夫妇”中有一幕场景让我印象深刻:赛思潮爸爸愤怒地喊道,“我恨你,”
爸爸抱起赛思,把他扛回了他自己的房间,扔到床上,还他一声大喊:“我也恨你,你个小臭狗屎!”
这对父子真的相互仇恨么?当然不是。他们彼此深爱着对方。那这是怎么回事呢?赛思因为爸爸忙于工作而顾不上理他,正感到受了伤害。爸爸必须敢在限期之前完成任务,可赛思偏偏把一杯饮料全洒在了他正在做的文件上,这让爸爸怒火冲天。他以充满着责难、羞辱和痛苦的言语来斥责赛思。这让赛思下意识地觉得自己无从归属、没有价值。因此,他对爸爸说:“我恨你!”爸爸也以报复来回应,于是双方陷入了“报复循环”。
当你仔细观察时,你就会发现,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此时唯一的选择只有权利争夺或退却,而无法沟通)。成年人常常会和孩子一用缺乏知识、意识和技能,并且会像孩子一样陷入“原始脑”的操作中。这正是大人和孩子之间的权利之争如此常见的原因所在-----权力之争中,最起码要有两个人。而且大人也往往和孩子一样失望。如果你把不良行为(你的,以及孩子的)看成是:“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或者“发展适宜性行为”,你对不良行为是否就有了不同的认识。
原始脑:人类胚胎发育时最早发育成型的脑,主要管理人类的本能反应。比如遇到危险本能反应的退缩或者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