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场合经常看到一言不合就大发脾气的“能量宝宝”,撒泼打滚耍无赖,大哭大叫摔东西,哪怕身高不足1米,气场也能瞬间二米八。
面对熊孩子的“终极杀”,家长要么落慌而逃(不理会),要么顺从妥协(要啥给啥),要么正面开打。(你敢发多大脾气老子就敢打破你几层皮)
无论哪种应对方式,都不对。教育专家总是一本正经的告诉家长:打骂孩子是不对的,孩子有权发脾气!
大道理都懂,可我们更关心,如何才能让孩子不乱发脾气?当孩子发脾气时,我们如何正确应对?
绘本《不要随便发脾气》可以给出答案,我家女宝四岁,自从看了这个绘本,发脾气时气场温柔,姿势正确,态度端正,而我,再也没有哭过了——说来怪不好意思,我常被女宝气哭。
绘本的封面:小男孩生双拳紧握,瞪着眼睛,嘴巴大张,一只猫咪含着手指看着他,看不出表情。女儿的反应是“这个小男孩很生气啊,这只猫什么意思啊?”
这只猫或许就是绘图作者的猫。卡罗拉·霍兰德是《不要随便发脾气》的绘图,她是德国著名的插画家,生于柏林,生活在音乐之都维也纳。她有一个女儿和四只猫,孩子和猫咪提供给她无数创作素材,使她的头脑里充满了多彩多姿的创意。
《不要随便发脾气》的文字是艾迪特·史莱博·维克。她与卡罗拉·霍兰德是对好搭挡,一文一图,共同为孩子们创作了很多有趣的绘本,像《我叫“不可以”》、《一只与众不同的乌鸦》等。
书的第一张绘图,飘着几朵红色的云,愤怒的跳起来的库特被一朵红云遮住头部,猫咪惊恐的望着他。女儿说,这个男孩太生气了,红色云朵就是他的气,猫咪都被吓坏了……
女儿对每张绘图中的场景都很熟悉。比如,库特喜欢把每个玩具都拆开,因为他很想知道为什么有的玩具会跑,有的会发出叫声,他太好奇了。女儿说,她喜欢给玩具娃娃换衣服也是因为好奇,因为她要确定娃娃们穿什么样的衣服才最漂亮。
但这一次,库特无法把玩具消防车重新组装好,于是大发脾气,踢开玩具,大喊大叫,朝好朋友猫咪扔东西,当他冷静下来意识到不应该对好朋友发脾气时,猫咪却因害怕处处躲着他。
在妈妈巧妙的处理下,库特再次生气时,即没有大感大叫也没有扔东西,而是安静的到自己房间,没有打扰任何人。
女儿常常会因为一件事做不好而大发脾气,积木没堆好,一把开,哭;画不出图画,笔一扔,哭;玩具找不到,一脚把玩具箱踢翻,哭……我通常会如何反应呢?如果心情好,我会对女儿说:“没关系,我们再来试一下……”如果心情不好,我就怂回去“就知道哭,你就不能耐心点吗?不会玩就别玩!”
但是库特妈妈怎么做的呢?她说库特之所以会发脾气,是因为“那时候就像个高压锅,如果不把肚子里的怒习释放出来,感觉会爆炸……她理解孩子的情绪,感受孩子的愤怒,并教会孩子正确表达”生气“,送他一副拳击手套和一个沙袋,生气的时候用来发泄情绪,还不会伤害到其他人。
库特妈妈轻松化解了库特的“终极杀”,方法看似简单,却包含了理解、沟通、引导等三个步骤,而这恰恰是我们大多数家长所忽略的。
《不要随便发脾气》绘本还有三大亮点。
一是绘图中有加粗黑体字。
即能让小读者明白库特生气时为什么会有那样的举动,也能提醒家长,孩子发脾气时踢东西、大声喊叫、扔东西是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能以暴制暴。
二是故事结束之后的“想一想”。
促进亲子共读互动,提高阅读深度,关键是能让孩子明白,可以有其他方式表达生气。比如,妮娜会在门上挂上“请勿打扰“的牌子,马克会说十遍咒语赶走坏情绪,洪娅会和她最喜欢的玩具说话,那么你呢?
小棕子说她最喜欢妮娜的方式,兴高采烈和我一起动手做了个“请勿打扰“的牌子,并和我约定,当她生气的时候,会挂出这个牌子,她的房间谁也不能进去,当她不再生气时,则会拿掉这个牌子。
三是非常适合亲子演绎。
好的绘本不仅仅是用来读的,好的绘本也是亲子角色扮演玩“过家家”的好剧本,即有利于孩子记住故事,还能增加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及阅读的兴趣,除了对绘本情节的模仿外,还可以围绕绘本进行延伸改编和创造,即是表演也是游戏。
反正我家女宝是个“表演狂“,兴致勃勃的和我演了一遍又一遍,想出十多种即能排解愤怒情绪,也不会伤害其他人的方法,比如猛吃冰淇凌、狂喝饮料、买很多汉堡、买很多新裙子、化个美美的彩妆,她还建议我生气的时候去医院生个孩子……
像库特妈妈那样去做吧,送孩子一份礼物,与Ta约定表达情绪的方式,或许你家宝宝更有创意方法更独特。
而这恰恰是我们大多数家长所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