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名为“爱情心理剧场”的公益课,三个周末的课程,结识了一群有趣、有料、有个性的伙伴,获益良多!
心理学与戏剧表演的融合,有趣的话题。组办方徐老师的文案很见功力,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初涉心理学的好奇心,与对戏剧天生的热爱,让我义无反顾的报了名,用三个周末的时间完成了这一次的心灵碰撞!
但我今天想说的,可不是什么学习感言,更不是心灵鸡汤之类的,而是拿出课程中的一些练习片段,和你聊聊我的收获与感受!
练习一:觉知与想象力
@ 伙伴们围坐一圈,光线调暗,闭目凝神,在导师的引领下感受到自己的呼吸慢慢地均匀、安静下来!凭着慢慢放大的听力,随时说出自己听到的任何声音……@
“空调滴水的声音~”“窗外汽车鸣笛的声音~”“隔壁上课的声音~”“鸟叫的声音~”“呼吸的声音~”“脚与地板的摩擦声~”“心跳的声音~”……
随着意识的收回,注意力的专注,内心的宁静,呼吸的规律,我们的听力似乎越来越敏感,捕捉到的讯息也由外向内,由重到轻,越来越细微!外界对我来说,似乎变得愈加丰富与立体起来……
@保持刚才的状态不变,导师轻轻打开音乐,引导我们用想象去听,倾听千里之外的声音,并描述画面感~~@
“我听见丛林中的鸟叫,是热带雨林,象队走过来了,还有美丽的少女在河边洗头!”
“海鸥的叫声,孩子们在海边玩沙子,堆城堡……”
越来越强的代入感,画面感,音乐的力量与召唤,开启了我们内心的世界。有的人看到了自己,有的人看到了他人;有的人看到了现在的自己,有的人看到了儿时的自己;有的人的画面是彩色的,有的人的画面是黑白的……
练习二:肢体表现与天性解放
@你相信你正在表演的吗?你感受到了吗?你看见了吗?揭开被“超我”紧紧束缚住的自己,释放“本我”的能量,天性的解放,让肢体更柔软!@
你是种子,也是水滴!这个练习分成两组完成,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既是表演者,又是观察者。
闭上眼睛,调暗光线,打开音乐,站在场中。伴随导师故事的推演,一场关于种子的练习徐徐铺开……土壤里的种子、期待发芽、渴望雨露和天空、破土而出、长出枝桠、遭遇雷暴、森林大火、一片狼藉、雨过天晴……
整个过程用肢体表现,从开始的不信到进入状态,眼中已经蕴含了泪水,内心开始变得柔软,一切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练习三:无实物练习
@“手中无物眼中有物,手中无物心中有物。”吃方便面,擦杯子,铺桌子……听似熟悉的生活场景,一旦脱离了环境与实物,你是否真的可以重现逼真的场景与画面?展现戏剧表演强调的“三感两性”:质感、分寸感、重量感、真实性、逻辑顺序性。@
基本上每两人一组,一个命题。我表演的是吃方便面,拿到这个命题,脑海里便自然浮现出陈佩斯的喜剧小品“吃面条”……收回心神,仔细回忆拿到方便面后的每一个细节:打开塑料包装袋、找到面盒正面、撕开封口、取出料包、撕开、放料、倒水、封住口……
一系列无实物的动作中,要考虑动作的准确完整,还原真实。比如,每人习惯不同,封口撕多大?料包有几种?粉包、酱包、还是蔬菜包?每种料包倒进去的方式是不是一样,是倒前抖一抖?还是挤出来?戏剧一点,粉包会不会迷倒眼睛?使用什么样的水壶倒水?电水壶?还是热水瓶?壶里有多少水?需要用什么姿势倒?站起来还是坐着就够了?有多烫?打开面,是上来就吃,还是先拌一拌,尝一尝?怎么尝?表现这组动作时需要多大的力量?手臂肌肉线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最好的表演是无技巧的技巧表演”!看似简单的动作,每一个动作后面都有源自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每一处细微的表达,都蕴含着表演者有意识的信息传递!无声胜有声,越是精准的动作,越能让观众捕捉到更多的内容与质感!
我们常常抱怨生活的无意义感,当你带着一份觉察、一份好奇心、一份有意识的关注。在等地铁的时候,在看电影的时候,在和朋友谈天说地的时候,在一个人排队等餐的时候,在路边遇到流浪猫的时候……你会慢慢学会体会、学会享受、学会观察、学会自省,成为一个有趣,有情怀的人!
我是“媛小主”,支持原创。时间是一条流淌的河,生命有限,想象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