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屏幕上的阅读效率往往比不上在纸张上的阅读效率——尼基•斯坦顿。在读《沟通圣经》的时候读到这句话有恍然大悟之感,因为看过的电子书过了一段时间往往都没什么印象了,脑子里留下痕迹的都是纸质书的内容。但是作者没有深入的论述,于是我又通过各种方式查了资料,想验证一下是否如作者所说。结果得到了如下结论:
电子书的阅读速度低于纸质书的阅读速度。
美国尼尔森-诺曼咨询集团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24名参与者看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看电子书比看纸质书慢6.2%,而用kindle速度要慢10.7%。
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保罗•缪特研究结果标明: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有24项不同之处,这些不同解释了电子阅读速度低于纸质阅读速度的原因,包括:阅读材料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屏幕分辨率、 每行的字符数量和间距、 左对齐和两端对齐、 边缘宽度 、读者的姿势、对媒介的熟悉程度 、系统响应时间等等。
在得出上述结论之后我自己专门针对同一本书,用了电子和纸质书两种方式阅读进行了对比,就是这本《消失的微生物》。因为纸质书没有送到,我先用微信读书进行阅读,基本上是利用碎片时间阅读,共用了2小时33分,读了26%。纸质书到了之后我周六从上午11点到晚上11点阅读,中间减去午休和晚餐共2小时,用了8小时读完,比电子书快1个小时左右(本书后面章节比较复杂,有大量试验数据说明,所以后面章节阅读速度会下降)。所以实践的结论也是读纸质书速度更快。
相比电子书,阅读纸质书更有助于思考和记忆
日本作家大岛祥誉在《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一书中,有明确阐述,书写这一动作更有利于大脑记忆。人的记忆方式分为陈述性记忆(也就是语言记忆)和动作性记忆两种。陈述性记忆是信息经过海马体过滤之后传给大脑新皮质进行记忆,其中海马体会把经过它的99%的信息全部都过滤掉,而仅剩1%的信息会被传送到大脑新皮质。动作性记忆,比如手写比如骑自行车等是通过大脑基底核以及小脑的神经回路网来记忆,不容易遗忘。
我们一般阅读电子书是为了方便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所以一般不会一边看电子书一边手写笔记,也就是用读书软件进行划线。而我们阅读纸质书的时候一般会用比划线或者手写笔记,所以这一方式有助于我们的记忆和思考,因而读纸质书会比电子书效率更高。
阅读纸质书更容易提升气质
阅读之所以会提升气质是因为我们通过读书这种方式有所提升,把书中的精华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因为电子书我们的阅读效率没有纸质书的效率高,所以从内化知识这个角度来说纸质书会更好,因而读纸质书更有助于提升气质。当然这只是相对来说。
电子书和纸质书可以各取所长,综合运用
上面都是再说纸质书的好处,难道电子书就一无是处了吗?当然不是。电子书也有很多优点。非常突出的一大优点就是它的便利性,可以充分利用我们的碎片化时间,比如上厕所、上下班路上、入睡前等等,这些时候我们捧着个大部头就不方便了。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是电子书和纸质书结合来读。比如,纸质书下单到送到是有延期的,这个时间段我就可以先读电子书。再比如我外出办事儿带纸质书不方便也可以读电子书,等到回家之后把电子书的笔记摘到本子上,既节约了时间也做了笔记,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