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就寝时,在男生宿舍门口,发现一只猫头鹰落在地上。几名胆大的同学凑上前去,想把它赶走,可它只把翅膀抖了抖,朝一边挪动了几步。于是,孩子们胆子更大了,围得更近了,刘佳浩竞双手捧起了它。走在最后的一名同学,迅速跑下楼告诉我(当晚我值班):“校长,校长,刘佳浩逮住了一只猫头鹰”。“哎哟,猫头鹰可是肉食动物,别伤着了孩子们”我心想着,飞步跑上二楼。一看,猫头鹰在刘佳浩的手中没有挣扎,只是头不停的转动着。但我仍“命令”道:“赶快放了它,小心抓伤你”。孩子们平时都很听话,一把松开了,可是它并没有飞走,重新掉到了地上。我走近一看,猫头鹰大约有小黄鸡那样大,看样子是受伤了,当时天色已晚,我说:“猫头鹰是益鸟,放生了吧”。刘佳浩托起猫头鹰往扶手外一扔,只听扑棱棱一声,猫头鹰落在了楼前的松树枝上。接下来孩子们洗漱、睡觉,我陪寝,一夜无话。
第二天上完早读,正吃早饭(因为招呼学生们,我吃的晚一些),一个学生跑回来说:“老师,那只猫头鹰又在地上了”。“好,你们先看一会儿,我马上到”我三口变两口吃完饭赶去,已经围了一圈学生,见我来了,孩子们自觉闪开了一条缝。我走近一看,还真是它。我忽然想,这不是“天赐良机”?
于是,我问:“谁知道这是什么?”
“猫头鹰。”同学们迫不及待的说。
“是猫?还是鹰?”
“鹰。”
“为什么叫猫头鹰?”
“因为它的身体是鹰,只有头部像猫。”不知是谁争先恐后地回答。
“他的头部还会360度旋转呢。”又一个响亮的声音。
这时,见校长不像以前那样“禁止”拥挤,我和猫头鹰的周围已经围了几圈学生,前边的学生蹲在地上,伸着手指,后面的学生探着身子,伸直了颈,都想一睹猫头鹰的“芳容”。
我看时机已到,问:“猫头鹰有什么生活习性呢?”
“他白天休息,夜晚觅食”大一点的同学说。
“它呆了一晚上,饿不饿?”我继续问。
“我去弄点吃的,食堂有馒头”“去商店买块面包吧”“方便面也行”孩子们七嘴八舌地。
“不行,那些东西,它都不吃,它是吃肉的。”这是谁,这么大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你说它吃啥?”有人不服气。
“它吃老鼠,它是肉食动物,是益鸟”“程咬金”对答如流,一点也不示弱,小嘴还专门向上一翘。
“真聪明,你说猫头鹰都有什么特点?”我因材施教。
“它的爪子尖尖的很锋利,他的嘴也很尖,还带有勾,头部像猫,会转一个大圆圈。”说着还用手指比划了一个画圆的动作。
“孩子们,认真观察一下,她说的对吗?”我激将。
在我的因势利导下,孩子们这时开始细致观察,近前的一个同学用铅笔“触摸”了一下猫头鹰,他一动,爪子正好伸了出来。
“还真是。”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这时,我看时候不早了,问:“猫头鹰是益鸟?还是害鸟?”
“是益鸟。”又一个“生物学家”。
“你怎么知道?”
“我在网上看过,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啥是二级保护动物?”一个小同学发难了。
“你去百度一下呀。”还是刚才的“生物学家”趾高气昂的说。
“既然是益鸟,咱们该怎么办呢?”快该上课了,我赶紧“刹车”。
“放了吧。”
“它受伤了,不会飞远啊。”
“先养着吧?”
“谁来养?”“谁会养?”
面面相觑。
“校长,我知道,在大学时遇到过一次这种情况,最后动物保护协会去收走了。”原来孙老师在旁边半天了。
“赶快打电话呀。”孩子们围住孙老师,眼巴巴望着。
“我没记电话呀。”孙老师有点难为情。
“上网,上网查,快点!”孩子们办法真多,看到孙老师手中的电话,更加不依了。
孙老师开始查电话,拨电话……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时间到了,请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准备上课。”校园广播响的真不是时候。
孩子们依依不舍的跑回了教室,开始了每天的晨诵……
伊川县白沙镇石岭明德小学 杨灿强
2019.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