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与汤唯版《色戒》拥有类似的故事主题——色诱;
它的女主角扮演者是——钟丽缇,而这部电影至今因为“西藏”、“情色”、“宗教”等标签而列为“禁片”!
但是,这部电影才是真正从修行角度,深入探讨了“色如何即是空”、“出家还是在家修行”等深层次问题。
钟丽缇版《色戒》的导演是印裔法国籍导演宾·纳伦,他也是一位修行者,为这部影片准备了长达七年之久,他让故事的一开头便直指人性:
一位完成了3年3个月3天“本尊闭关”、深得师父真传、颇具活佛赏识的喇嘛——达世,遇见了让他魂牵梦绕、欲罢不能的农家少女——琶玛...
在遇见那个致命诱惑之前,你可能认为自己已经看破红尘、与世无争,你可能自诩修行已达六根清静、超然物外,然而,当那个诱惑迎面而来,就在你伸手可及之处,甚至对你莞尔一笑时,你的修行在哪里?你的心又去了哪里?
不曾拥有,又何谈放弃?
达世是藏地小有成就的修行者,师父的众徒弟都以他为榜样,转世活佛都亲自为他颁证,只因年纪轻轻的他完成了长达3年3个月3天的“本尊闭关”修行。
那是在喜马拉雅的高山上,一个超然世外的洞穴里,达世不吃不喝,如如不动,用他的修行证明了他已然“转凡入圣”。
师父和众徒弟用引磬唤醒出世的达世,将他蒙上眼睛带出山洞,来到河边(注意,这条河先后出现了三次,次次都喻意着达世的人生转折),为他剪去指甲、修去长发、擦洗身体、换上僧衣......一直被他圈养的狗,围绕着穿上僧衣的他,欢喜地直吠。
此时的达世甚至已然忘却了如何行走,如何吃饭,他睁开眼睛,看见一块石头上写着一句话:一滴水如何永不干涸?他茫然地看着这句话,师父赞他说:达世,你去得太尽了!
但是,就是这位“去得太尽”的喇嘛在回到寺庙后,作为一名男人最原始的欲望发动了。
更要命的是,就在活佛为他颁证后的庆典上,戴着面具跳着舞蹈的达世突然不动了,仅仅因为他看见了——一个女人在奶孩子!
活佛和师父决议让他去参加丰收大会换换新鲜空气,可是偏偏在这次丰收大会上,他遇见了美丽大方的——琶玛!
从此,他魂不守舍、夜夜春梦,就连师弟也为他半世的修行流下了眼泪,这时,师父来到他的面前,让他去一个地方。
这个地方是一个高山,高山上的一位老僧守着一幅图,这幅图乍一看是“春宫图”,就在达世茫然时,酥油灯烛影一照,“春宫图”变成了“白骨图”,达世愕然。老僧展示给他一句话:任何你遇见的,都是修行处!
你以为看过“劝世春宫图”的达世开悟了,放下了?错,他回到寺庙,对着师父,说出了下面一段话:
达世:释迦牟尼在29岁前,仍过着世俗的生活。但我从5岁起,就过着他遁世后的苦行生活。为什么?
师父沉默。
达世:我们怎知他的觉悟,不是直接由世俗生活引起的?阿普(师父的名字),严守僧人的戒律之后,应许给我的自由在哪里呢?我们发誓禁欲,但应许给我的满足在哪里?释迦牟尼曾说过,你不应道听途说接受我的教诲,除非你明白我的立场。所以,我们必须抛开成见,才可以真正学习,有些东西我们必须拥有过,才可放弃。
这段极妙的台词表达了天下多少修行人的疑问?
注意,达世不是没有修行过,相反,他是5岁就出家,修行极高的喇嘛,但是,他没有看见严守戒律后的自由;他没有看见闭关苦修后的解脱。
于是,他才问:佛祖在出家前,是一个坐拥天下、后宫粉黛三千的太子,他难道不是看尽繁华后才看破红尘?
所以,他认为:“我们必须拥有过,才可放弃”。
朋友,如果你也认为自己是一个修行者,你同意这句话吗?
面对色欲,拥有过才可放弃;面对物欲,拥有过才可放弃;面对成功,拥有过才可放弃...如果未曾“拿起”,又何谈“放下”?
但是,朋友,这看似真理的结论,到底是欲望的借口,还是修行的路径?换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
导演将这个问题赤祼祼地展现出来,而电影中的男主角达世的选择是:放下半世修行,踏入名色红尘。
他来到了当初那条河流前,换下了僧衣,穿上了俗衣。
满足一千个欲望,还是战胜一个欲望?
穿上俗衣后的达世,就连那只一直跟在他身边的狗都不再认识他,陌生地嘲他狂吠了两声,便头也不回地跑开了。
尽管惴惴不安,但达世还是以农工的身份回到琶玛家,找到了琶玛。达世没有想到,琶玛看着为她还俗的自己,带着责备的语气告诉他: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安慰你一会儿。
受伤的达世盯着琶玛的眼睛:真的吗?如果是真,我会在日落之前离开。
而在日落之前,琶玛选择了来到树林,就在丛林山野间,两人紧紧相拥...
达世终于满足了他的第一个欲望——色欲,从此以后,便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尘世生活,而这一切看起来如此美好:
尽管有父母的阻挠、有琶玛未婚夫的出现,达世和琶玛最终还是结了婚,婚后甜美,不久便有了一个儿子——达世的爱欲满足了;
达世成为琶玛家的重要支柱,而他揭穿了收粮人的秤有假,导致收粮人气愤而去,不肯认命的达世自己去了镇里卖粮,却没想到换回了第一桶金——达世的物欲满足了;
达世渐渐成了农场主,雇佣了许多仆人,生活越来越惬意,而在众多仆人中,更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印度女人看上了身为农场主的他——达世的名欲也满足了...
但是,生活就是无常的,这点,达世早该知道。
就在又一年的丰收时节,仆人们都来到时,达世家的粮仓起了火,一半的粮食消失在火光中;
达世找到了收粮人,认为是他报复自己放的火,气愤至极的达世挂起收粮人的儿子,一脚向收粮人踹去,却没想到最后是自己被暴打扔了出来,收粮人蔑视地看着达世,说道:“这里没人会报复,成熟点儿。”倒在地下的达世呆若木鸡;
受伤的达世休息在家,琶玛前往镇上卖粮,这时,印度女人走进了家门,与达世相拥在一起,就在达世盯着一丝不挂的印度女人时,外面响起了琶玛回家的声音...
看到这里,你会问,这还是那个完成了“本尊闭关”修行的喇嘛吗?
在名利场中,他的贪、嗔、痴、慢、疑全都暴露出来,而且爆发程度丝毫不“输”给任何一个没有修行的在家人。是的,如果你怀疑,那这正是导演展现给你的第二个疑问:修行到怎样的境界,才能证明你真的不会被欲所奴?还是说,你之所以敢宣称自己无欲无求,只不过是你未曾真正走过红尘?达世就是个“人”,“人性”在他身上充分展示,这也许戳痛了你的心,但这才是“人”。
好在,“无常”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老师。在“无常”中,达世失去了自己创造的农场,并在被人暴打中看见了自己的幼稚;继而他又在与印度女人的苟且中,看见了自己的猥琐。
达世终于开始反观自己的红尘生活,尽管琶玛从来没有质问他什么,他还是一言不发地独自走向了山坡高处,茫然望向自己走来的地方。就在这时,师弟带着师父临终前写的信来了,信中的话瞬间让达世泪流满面:
我知道我的业仍未完,我会再次轮回,我们会再见面。或者届时你能告诉我,什么比较重要,满足一千个欲望,还是战胜一个?
“满足一千个欲望,还是战胜一个?”这是导演抛出的第三个问题。
无论出家还是在家,多少次我们站在十字路口,面对的便是这样一个问题:往前一步还是后退一步?
人生往往看起来,往前一步,鹏程万里,可谁又知道,一旦打开潘多拉的盒子,等待你的不是万丈深渊?
所以,如果你也认为自己是个修行者,你的选择又会是什么?
读着这句话的达世,终于醒悟这一切不过是场空折腾,而他当下的选择是:抛开俗世,再次回到那条河流中,脱下俗衣,换上僧衣。
追求佛法如同对我的爱欲?
如果影片到此为止,那么导演对于众多问题的回答便是:不管如何折腾,出家才是最终的正确途径。
但是错了,导演并非如此,自始至终,导演都没有对任何一个问题,给出一个倾向性的答案。相反,就在达世回到寺庙的路上,琶玛出现了,而琶玛的一番话再次让达世痛不欲生,无法决择。
琶玛,是导演在整部影片中设置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众多影评,甚至包括“百度百科”,都将她仅仅归为“诱惑”的载体,“色相”的呈现。但是,如果仅仅如此,她就是一个败笔,一个仅仅为了完成诱惑而存在的道具。
然而实际上,琶玛的身上展现出的,是另一条修行之道,是在家人的修行之道,是不逃避红尘、不规避欲望、不指望救赎、不幻想完美的修行之道。
对于“爱欲”,琶玛从一开始遇见达世,就不遮掩,不纠结,当她发现达世居然为了自己还俗时,她没有逃避,没有害怕,勇敢承担父母认为的“丢人现眼”的选择。
爱欲是可怕的吗?还是我们成人的规则、我们成人的戒律赋予它“可怕”的象征?导演用一场我们世俗人常会遇到的场景,突显出了这一问题:
晚上,达世和琶玛接吻时,幼小的儿子醒了过来看着爸妈,我们来看看修行过的达世和未修行的琶玛完全不同的反应:
达世看着儿子,认为不该在儿子面前表现爱欲;琶玛却轻轻抱住达世的头,让他专心看着自己;
达世尝试继续接吻,幼小的儿子看着恩爱的父母甜甜睡去了,可是达世还是停了下来看着儿子,琶玛问:儿子有什么问题吗?达世却答:不该在他面前这样做。而这时,儿子明明已经甜甜睡去。
一个是看着父母的行为沉沉睡去的孩子,一个是担心自己的行为纠结不堪的父亲。
面对人性,琶玛和孩子都是自然的,唯独这位有过修行造诣的达世,再入红尘时却是不自然的。他出世时惦记着红尘,入世时惦记着戒律,从没有一刻,他自在过;从没有一刻,他懂什么才是真正的修行。
再来说“无常”,达世发现自己尽管拥有了琶玛,却还是对印度女人动了情欲,他找到琶玛,以“农场不需要那么多人,花钱太多”为理由希望辞退一些农工,其实是想以此摆脱困住自己的情欲,而琶玛的回答方式可谓经典。
她先是反问达世:“你为什么要迫害可怜的工人?”紧接着,她不再理睬达世,而是将一根树枝抛进水里,问玩耍的孩子们:“这根树枝会怎样?”
孩子们有答:会沉下。琶玛反问:如果不会呢?孩子们答:会被石头绊着。琶玛反问:如果不会呢?孩子们答:会在水里腐烂。琶玛反问:如果不会呢?她自己的儿子追着水里的树枝摔倒了,琶玛反问他:你放弃了吗?孩子答:会跌入瀑布折碎,琶玛仍旧反问:如果不会呢?在一次又一次的反问中,达世一直在旁边听着、看着,但是直到最后琶玛说出了答案,达世仍旧一脸茫然,而这个答案就是:它会流入大海。还记得达世出关后,在河流边看见的那块石头吗,石头上写着一个问题:一滴水如何才能永不干涸?
而影片的最后,当达世停在寺庙前无从决择时,他再次看见了这块石头,石头的背面给出了答案:让它流入大海!
而这一答案,导演其实早已通过琶玛与孩子的对话形象地表达了出来。琶玛是智慧的,她用这一方式告诉达世,人在尘世,宛若浮萍,洪流之中,我们或沉去,或摔碎,或折断,或腐烂,或被困,但我们的归宿都只有一个:流入大海!
纠结是没有必要的,伪饰是没有必要的,逃避更是没有必要的,只有面对,不管是外在的挫折还是内心的欲望,只有面对,不管是在家还是出家,所有的选择都需要一样的面对,而最终的归宿都只有一个:大海!
可惜此时的达世没有领悟,印度女人仍旧在他身边,他就仍旧被情欲所牵,仍旧在欲望与戒律中不断纠结、不断伪饰。
就在他与印度女人偷情时,琶玛回来,他忙不迭地让刚完事的印度女人立刻离开,印度女人却一面捡起地上的工钱,一面鄙视地对达世说:“冷静点!怕什么?反正她说过,这一切迟早会发生的。”
正是这句话,让达世在震惊、羞愧、内疚中看见了猥琐的自己和豁然的琶玛,看见了那一路走来越陷越深以至于不可救药的自己。
琶玛也许从来都知道,为自己还俗的达世,只不过是被欲望牵引,所以必然会有一而再、再而三的欲望将他吞没,而琶玛选择了:静静等那个时刻到来!
所以有了影片最后最为深刻的一段对话。
再次穿上僧衣的达世离开了家,在他走向寺庙的途中,琶玛出现,而两人停在的位置,恰恰是一个转角处,前面是寺庙,是出家,而背后是回家,是俗世。
琶玛:耶输陀罗,听过这名字吗?释迦牟尼,所有人都认识他,可耶输陀罗呢?耶输陀罗嫁给释迦牟尼,她非常爱他。有一晚,释迦牟尼离开她和儿子,他们正熟睡,他去寻求觉悟,成为佛祖。他走时什么也没说!耶输陀罗关怀病人,她早于释迦牟尼救助他们,她早于释迦牟尼理解民间疾苦。说不定他的觉悟由她启发!或许耶输陀罗想过,离开释迦牟尼和路荷。我们怎知道耶输陀罗,在释迦牟尼离开后没有愤怒?没感到寂寞痛苦?谁会想起她?
达世(跪下):琶玛...
琶玛:当儿子路荷不断问她同一问题,父亲在哪里?她怎样回答?她怎告诉他?母亲怎可在半夜撇下儿子独去?只有男人做得到。达世,只有男人做得到!
达世:琶玛,带我回家。
琶玛(把钵和佛珠丢给达世):达世,若你渴求佛法,像对我的爱欲一样强烈,你可成佛,在今生,这副躯体。(飘然离开)
琶玛离开后,达世看到了石头背面的那句话:让它流入大海。达世痛苦至极,蜷曲在转角的地下...
导演是大胆的,影片就此结束了,导演正是通过琶玛的这段话,将最后的问题抛给了观众:出家还是在家,哪条路不需要艰苦卓越的修行?如果说悉达多选择的路是修行,那么耶输陀罗所经历的难道不是?
整部影片中,达世脱下僧衣,换上俗衣,又脱下俗衣,换上僧衣,他折腾了大半辈子,最终还是在那个转角处,痛不欲生;
琶玛自始至终在红尘,坚定面对自己的欲望,从容应对每一个“无常”;
谁才是被相所惑?谁才是真正的修行?
所以,最终琶玛告诉达世,也是导演告诉观众:若你渴求佛法,像对我的爱欲一样强烈,你可成佛。
如果你自认为也是一个修行者,你的选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