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 王文静
序言
夜阑人静,端坐家中。此刻,我的脑海里回荡着《我只在乎你》的旋律,“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日子过得怎么样……”我在想,如果这个国庆节我没有去东山岛学习,我将会去哪里?应该也会去个不错的自然景区吧,在人潮涌动中去抓取几张照片,在朋友圈发一点图文记录下心情,仅此而已。我知道,我不会有任何的改变。我还是那个在忙碌的生活中,不断去追寻,又常常一无所获的人。
刚才,我在看张文质先生的《教育的勇气》,我读完了“生命的回声”这个部分,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充实与丰盈的力量。我在每一句触动内心的语句旁边记录我自己的想法,或许再过几年再读,感受又会不一样。这本书是张老师所赠,如果不读那真是辜负了老师的一片心意。
几年前,我对于写作班的认识就是提高个人写作技巧,我的内心其实并没有热情与冲动。现在想来,是自己太肤浅,也太幼稚。今年,我的心智成熟了一点点,抱着提升自己、整理出版自己作品的梦想,我一路追随而来。张老师也许会奇怪,这个福州的老师干嘛还跑这里来。我想是应该时机成熟了,瓜熟蒂落,不管在哪里,我都会去,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
张老师在《教育的勇气》(第44页)中写到“其实是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人要做什么样的事情,人的价值观决定了或者直接影响了你要跟什么样的人走在一起,你对自己的人生会有什么样的期许。”我深有同感,我的价值观影响了甚至决定了我做出的一切抉择,它静默无言,却对我影响深远。而我,可以通过对自我生命的回溯,去遇见它,走近它,审视它,与它合作,推动命运的车轮滚滚向前。
第一章 遇见大海
作为福州人,我对大海并不陌生,记忆中第一次看海应该是初中时参加学生干部夏令营,我和我的闺蜜陈筱青同学一起去了琅岐。与其说是夏令营,不如说是社会实践更恰当,那时琅岐的大海与海滩并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长大后,我还去了平潭的龙凤头、坛南湾、塘屿岛,长乐的象鼻澳、漳港,泉州崇武海滩,厦门的海滩,霞浦的嵛山岛,莆田的南日岛,浙江的普陀山,泰国的普吉岛……受老公的影响,我会特别留心海水是否干净,沙子是否柔软,沙滩上是否有垃圾。除了泰国出海的风浪让我胆寒,印象尤为深刻,其他于我而言并无不同。
我没有来过东山岛,老公已经是第三次来,有他开车带我来,我比较放心。去大城市我不怕,去偏远的地方我比较害怕自己迷路。而这次出行,天公作美,一切都很顺利。
刚下车,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渔船,这是一个港口,海风中夹杂着咸咸的鱼腥味。在酒店的房间里放下行李,打开窗帘看港口,感觉那就是一幅自然的油画,有船,有人,还有水鸟飞过,充满了惬意的生活气息。以前我更关心大海干不干净,美不美,在这里,我更关心它带给人的生活怎样的改变。就像海钦大哥所说,“让大海反哺每一条河流”,大海养育了这里的村民,就像母亲与孩子一般,生死相依。大海是大自然的恩赐与馈赠,它不仅仅有审美价值,它还塑造了渔民的心理与性格。在这里,不仅仅出产了丰富的海产品,还走出了许多诗人,一篇篇优美的诗篇流传开来。
第二章 遇见诗歌
我喜欢诗歌,古典诗词读得比较多,现代诗读得太少,现在想来,甚是惭愧。第一天,我走进会场,在学习材料中看到了海钦大哥的诗集。打开诗集细细品读,我很震惊,再结合他讲述的故事,我更为之叹服。其实写诗与文凭、学历无关,海钦大哥虽然只读到了四年级,但是他把自己的生命演绎成一首诗,如果非要起个题目,我想可能用“大海之子”来概括比较合适。故乡的大海已经在他的生命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辈子离不开这片海,这辈子爱恋这片海。海钦大哥在工厂后方开辟了一片美丽的花园,还有诗山坡。最后一天,我们都坐在诗山坡论道,还跟随海钦大哥爬山远眺大海。就像王木春老师所说,看海的人,最终成了大海。海钦大哥重情重义,胸怀广阔,既有细腻柔情,还有强烈的使命感。读他的诗,就像走进了波澜壮阔的新世界。此番遇见,何其有幸!
第三章 遇见群星
来东山岛之前,我时常感受到孤单,有些话有些梦想,想做却不可对人言。低头赶路,却时常不见同行之人。能够找到同路人,那是三生有幸。在这里,我先是遇到了一群可爱有趣又有才情的小伙伴,又遇到了充满了智慧的老师们。
对话的基础是敞开,无恶意,同频率。我从来不敢奢求认同与理解,因为多半会失望,只希望人家不要把我当作异类。在这个场域里,我感觉到了彼此的信任与敞开,啥都能说,人家啥也都能接得住。我们怀抱着相似的追求与梦想,走在各自的生命旅程中。或许年龄不同,或许经历不同,或许学科不同,或许职业不同。但是,不同才能促成生命的绚烂,我们在思想的碰撞中求同存异,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第一天,我遇见了“蓝色小群”,我们惺惺相惜,合影留念,甚为不舍。当时,我还不敢上台发言,我缺乏勇气。第二天,我投入了黄色小群,遇到了新的小伙伴,在遇见、分离与重组中,我在慢慢适应,因为这就是人生常态。第二天,在伙伴们的鼓励下,我颤抖着上台做了闪电演讲。我的腿肚子直打颤,但是当我慢慢进入状态,紧张感已经被我抛之脑后,我忘却了他人的评价,只想把眼前的事做好。顺利完成演说后,我的信心大增,锐刚班长表扬我没有说废话。对,我就是不想说废话。凝练,能让内容更清晰,重点更突出,赘言反而让语言失去力量。感谢老师和小伙伴们给我锻炼的机会。
让我收获最大的是各位老师带来的讲座,海钦大哥讲述他的生命故事,茶居先生讲语词与性别,王木春老师谈如何做研究,朱永通先生谈如何出版一本好书,还有张文质老师谈生命化的教育、研究与写作。我记了很多笔记,也记录了一些听课时的思考与迸发的灵感。老师们讲了很多,关键还是要转化为自己的思考,还要内化,梳理,重构,再去践行。这条路还很漫长,不过好在我已经有了行走的勇气与方向。阅读经典的书籍,回溯自己的生命历程,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记录自己的生活。用文字撬动心灵,这要成为一种习惯,继而再成为一种信仰。
第四章 遇见自己
人这辈子,最重要的事情是认识自己,我时常苦于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2020年我做了许多事,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经由老师们的点拨,我对自我逐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如果成功是对自我的满足,我努力去完成我的目标,去一步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未来,就是当下的结果。
我今年34岁,我给自己三年的时间,去阅读,去思考,去积累,去沉淀,去写作。期待37岁的自己,能够想明白,写清楚,创造属于自己的机缘。
感谢研修班的导师们,感谢组织活动的各位老师们,感谢一路同行的伙伴们,感谢我的老公和儿子。
身边有师父,远方有导师,心中有偶像。有爱有光有方向,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