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上午出门办事没时间码字,到晚上才赶好文章,11点49分在公众号发了推送《“妈妈,我们家很穷吗?”你的回答可能害孩子一生》,发完就睡觉去了,没发到除了公众号以外的其他平台上。
今早把二宝送到幼儿园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脑,想把昨晚的文章转发到其他平台。结果很悲催的是,在一个大平台上这篇文章已经被别人抢先发了,而我这个真正的作者因为晚了几个小时,不能发文了。
我复制标题搜索,结果吓我一大跳,盗文者是今天凌晨1:03发的,也就是在我的公号发完文章才过了1小时零14分,人家就已经全盘复制过去了。
当然他们没有注明作者,没有介绍任何出处,俨然一副原创的样子。
那一瞬间我简直出离愤怒了。
码字的人都知道,这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2725个字,就算照抄也要打好一会儿呢。我在这里废寝忘食,甚至挤压陪伴孩子的时间,绞尽脑汁写下的文章,人家全选复制一下就过去了。
因为气难平,就到一个原创作者群里去吐槽,想问问同行们有什么办法。
有人建议我投诉,有人说投诉没用,甚至可能反被人家投诉,有更多的作者说自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都只能忍了。连做视频的朋友都抱怨,原创视频被掐头去尾就变别人的了。
2
通过跟大家一番交流,我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同时一股无力感却渐渐浮上心头。
作为一个母亲,我首先想到的是如果孩子知道这件事,她会怎么想会怎么看?如果她将来遭遇类似的事情,她又会怎么想怎么应对?她会比我更加激愤吧?她会对这个世界失望吗?她会不会因此放弃原创的努力,改行“盗文”呢?
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喧嚣与浮躁,有无数的人寻觅到了所谓“捷径”,从而轻松到达心目中的罗马,而那些脚踏实地默默耕耘的人,却可能终生都在通往罗马的路上。
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太容易被投机取巧的案例诱惑。也许你我仍然坚信这样的偷盗不能长久,可要如何劝说和教育孩子呢?
一般来说,过于阴暗超越孩子承受能力的事,我会尽力避免让孩子知道,但我不主张过度保护,把孩子养得跟朵白莲花一样。
想了一整天,在傍晚接小曦放学的路上,我决定跟她聊聊这件事。
小曦听我说完后自然是气愤的,她毫无意外地开启了吐槽模式:说这个盗文的也太坏了,说你们这些平台也太恶劣了,起码的规则都没有,然后上升到社会和人性上,说这个社会还能不能好了?......
我等她吐槽结束,心平气和地给她分析:
除了微信公众号,还有许多自媒体平台,现在已经有几十个那么多了,就跟雨后春笋一样,唰唰地冒出来。
这些平台之间都是竞争对手,大家要生存,就要竞争有限的资源,包括原创的内容(也就是各种文章)以及读者。他们狭路相逢难免使出各种招数,所以跨了平台后,原创就没有保护了。
自媒体还是新生的事物,大家都还在熟悉和摸索的阶段,相应的法律法规肯定要滞后许久。在规范化之前就是泥沙俱下的时候。
所有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无论旁观还是身处其中,都不必太过大惊小怪。
就好比这世上永远有小偷,即使有再多的警察,也不能保证所有小偷都被擒获被处罚。我们总不能因为小偷不劳而获,就气愤得打乱自己的生活,甚至也去做小偷吧?
知道有小偷后,我们捂紧荷包做好防范,如果还是被偷了,那也只好算了。面对盗文的,既然平台投诉无效,妈妈我决定以后第一时间去“首发”,减少被钻空子。
我再一次给孩子提到了“守心”这个词,我说心安,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无论世界如何喧嚣,守住你的本心,就能安宁喜乐。
3
几年前我在淘宝有一个童装店,冬天,店里销售一款女童的大卫衣,大红色很喜庆,衣服很厚实,因此春节前销量不错。
有个妈妈拍了件150码的,发货的小姑娘没留神给发了一件140码的。买家收到后联系我,我立马给她道歉并答应给换一件150的。
考虑到很多家长买童装喜欢买大一两个码,我便问她140这件能不能穿,如果能穿我给她优惠15块以示歉意。
买家同意了我的提议,去后台申请退款。可是她误解了我的意思,她本应该申请退还15块钱,却申请退还绝大部分,给我留了15块。
虽然知道她是误解了,但我还是很纳闷:这件衣服又没缺个袖子少个领子,仅仅因为错了尺码,在她眼里就只值15块钱?何况衣服是包邮的,她们那里邮费12块,她付给我15块,去掉邮费就只有3块钱!她是怎么想的呢?
我拒绝了退款申请并再次联系她。这位妈妈听了我的解释后立即恼了,要退货。我当然同意呀,本来就无条件退换的么,因为是我们的失误,来回运费由我们承担。
反复向对方表达歉意之后,请她在线申请退货。她说春节快到了怕没有快递,要节后才能退回来。
正月初八我再次联系这位妈妈,她便申请了退货,还担心我人品不好,要求我先把快递费打给她,我因为自己有错在先,也没空计较几块钱,就打给她了。
第二天她填入了一个快递单号。几天后我没查到物流信息,询问后得知她还没有发货。又过了好几天,衣服终于发出了,这时系统规定的时间期限已经到了,货款全额退还给买家。
三四天后,我们终于收到了她退回来的衣服。
那天我没在办公室,收到快递的客服小姑娘给我打电话,气得声音都发抖。原来她拆包看到的是一件极脏的衣服,目测至少穿了一星期,前襟和两边袖子几乎分辨不出原来的颜色。
这位妈妈一定是过年给孩子当新衣服穿,穿过就退给我了。
跟那位妈妈联系,我问了她两个问题:
如果你女儿问你,前几天她穿的那件大红衣服去哪里了,你要怎么回答她呢?作为一个母亲,你就是这样给孩子做榜样的吗?
随后我安慰客服小姑娘:
这世界上奇葩和坏人一定是存在的,假如现实生活中有1%的奇葩,那么网络上就可能有3%或者5%,因此我们一定会遇到,完全不必因此动怒,这点小亏我们吃得起!
几年后我跟小曦说起这件事,也是用这几句话给她解释。
孩子,不要想占别人的便宜,人是有感情有觉悟的高等动物,做了亏心的事,即便拥有金山银山,也可能让你夜不能寐。
4
以前曾经看过一则新闻,揭露电信诈骗的内幕,有详细的作案手法和流程。据说是一个“从业人员”自首爆出来的。
这个从业的“骗子”为什么自首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此前,他的母亲曾遇到诈骗,被骗了1万多块钱(不确定是否记错),诈骗手法和流程简直和他日常从事的工作如出一辙。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对于农村的老人来说,1万多块真是很大的数目,被骗走了那还不要了老命?“骗子”的母亲肯定伤心欲绝,难免要指天咒地,骂无良骗子伤天害理不得好死之类。
这件事情给了“骗子”很大的刺激。
第二,“骗子”的老婆多年不孕,两口子多方问诊无效。
有一回,“骗子”又带老婆去求医,恰遇不良医院,没做详细的检查就开始给他老婆“治疗”,而那时他老婆其实刚怀孕不久。结果,这个盼星星盼月亮一样到来的孩子就被“治疗”没了。
“骗子”大受打击。他认为是自己平时参与骗人,作恶太多,才会遭到这样的报应。所以,他自首了。
孩子你看,即使是“骗子”,坏事做多了,他也会良心不安。
我相信他在做出自首的决定之前,肯定内心经过激烈的挣扎。因为自首就意味着“工作没了”,意味着要接受法律的制裁,还意味着可能被以前的同事同行埋怨甚至报复。
两害相较取其轻是人的本能,以上种种“坏处”,都抵不上良心遭受谴责给“骗子”带来的痛苦,因此他选择了自首。
可见,“心安”的价值和意义有多大。
世界有黑暗,法律有漏洞,制度有欠缺,社会有不公,人性有缺点,但我仍然热爱生活。
孩子,好人不一定有好报,但我仍然希望你做一个好人!因为,心安,就是给你的最大回报。
孩子,希望你能守心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