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念头?
我咋才知道呢?
我要是早知道就好了!
其实,这是所有人都有过的念头,不过,很少有人认真反思、认真思考,这样的念头究竟意味着什么,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若是有不好的影响,又应该如何做才能避免将来受到同样的影响?
思:是的,这样的想法我也有过,但从来没有深入思考。
比如说,关于阅读,以前,我从来只知道读散文、虚构类的书籍,从来不知道还有一类书叫“个人成长书籍”、“方法论”书籍,从来不知道,即使不是自己的专业的书,也可以自学……
可是这也不能单纯地责怪自己没有能力。远在四线小城,周围没有牛人(也或许是我没发现),交流圈子很小——同事,父母那样文化不高的亲戚……早年间,互联网没这么发达,信息传递不像现在这样方便迅捷。
不过能,有时候遇见也是一种机缘,也由于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意识。
比如,我是去年才崇拜上李笑来老师的。不过,我又发现,2017年我在一个公众号的一篇文章中已经看到介绍李笑来老师的书——但是,当时的我,大脑自动忽略掉这个信息。前几天翻出那篇打印下来的文章看时,才发现了。
真正认识他是在另一个公众号里又看到写李笑来老师的。于是才去关注他的公众号和书籍。
认识了李笑来老师,又犹豫了一段时间才去订阅了他的专栏。当时之所以纠结,不是因为怕专栏没价值,而是纠结于我已经买了那个专栏的书,还有必要买专栏么?
后来下定决心买专栏,真的是不后悔。在这里,我看到了大量“战友”的留言,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有些概念老师提出来了,我并没有践行。但是看到战友们留言践行,我也就跟着行动了——比如说双拼的使用,我就是在战友的留言下行动的。
以前我总觉得自己知道他太晚了,要是早点接触他的书和他理念就好了。可能也就不会浪费10年的光阴了。
可是现在我想,当时的我思想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即使接触了李老师的书,说不定也就只停留在看看,而不是有所行动。
上一周的文章里提到过一个事儿:
绝大部分人至今都不能自然而然地接受一个简单的事实:钱这个东西,天然就是有利息的。
若这个东西天然就是有利息的,那么,知识这个东西是不是也一样天然有“利息”存在呢?从这个角度望过去,答案是肯定的。可实际上,你能领会在今天这个世界里人们对此无知的程度究竟有多大吗?你这么想就明白了:
“钱这个东西天然就有利息”这事儿虽然很多人不能自然地接受,但毕竟,相对于“钱”这个概念,我们的语言文字里起码有个对应的“利息”这个概念;在我们的语言文字里,对应“知识”的那个本来应该存在的概念是什么呢?答案是:根!本!没!有!
人们对待知识的态度,实在是比对待金钱的态度狠多了,狠太多了!人类史上,人们一直憎恨收取利息的人,觉得“借钱就借呗,你竟然还邪恶地收取利息!”——贪婪而又无知的人们总是理直气壮地指责对方贪婪。对于知识,人们的态度竟然(无耻地)是:
你要给我!
你必须给我!因为知识是全人类的!
你不仅要给我,还要免费!
是哦……既然免费,当然就谈不上什么“利息”。事实上,无论在什么文化里都一样,“望文生义”是普遍现象。在英语国家里,无数的人自顾自地把“自由”理解为“免费”,反正都是一个词“free”!
大部分知识(比如你会计算,甚至你会精确计算概率)都不是可以用来直接赚到钱的,但确实有一些知识是直接有商业价值的——并且,越先知道越受益(前提是,用行动去支撑知识的结论),这就是“知识的时间价值”(就好像“利息”是钱的时间价值一样)。
我个人有特殊的经历,所以对这个问题感受尤其深刻。到了 2017 年 1 月初,比特币价格又到了历史新高,大约 1200 美元,几乎相当于 1 盎司黄金的价格。一夜之间,我的手机里充满了这样的消息:
早知道买点比特币就好了……唉!晚了!
仅仅又过了一周都不到,三天内,比特币价格从最高点人民币 8888 元跌到 5400元 —— 你可以想象这期间在多少人身上发生了历史上发生过无数遍的事情……
很多人都说:“李笑来你真幸运,你接触比特币那么早!”实际上呢?实际上,比特币诞生于2009年,我2011年春节前后才知道这东西……又,实际上,在2011年春节前后我刚知道比特币的时候,很多人跟2017年的人一样在感慨:“唉!我知道的太晚了!去年这个时候,比特币还几乎白送呢,现在竟然超过1美元了!太贵了!唉!早知道就好了……”
事实上,对我来说,真正的幸运,并非来自于“我在2011年的时候就知道了比特币”,因为若要如此的话,这世界上至少有十多万人比我更幸运,因为他们比我更早知道了比特币——2010年的时候,比特币历史上第一次实物交易完成交割,有个哥们用25000个比特币买了一张披萨饼!后来,从来没听说那个收了两万五千个比特币的兄弟的消息——说明,最终那两万五千个比特币他并没留住吧?
思:第二次读这段话,才注意到了。是啊,幸运的可能不一定是早早知道。那时候能力匹配不上,早知道了也不一定能把握得住。就像我,说不定以前也听过“李笑来”这个人,但是,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就那样错失了吧!
我很少有机会以正确的方式与人沟通我那些真正的幸运:
回头看,那当然是机会,可在当时,没人能确定那就是个机会,但我莫名其妙地相信了那个机会(绝对不能装蛋说自己当时已经研究透了——我确实是边买边研究的,并且,在其后的若干年里,一直到现在都在研究,而且总有不算彻底明白的地方);
基于种种过往的知识经验,我基本上可以通过挣扎比较深入地理解那个机会(百分制的话,自认应该是75分以上罢),乃至于还算不上是“拿着火把穿过火药厂”;
那时候,我恰如其分地“富”,因为并没有穷到十几万美元都拿不出来的地步;
那时候,我不缺钱,但实际上也只不过是恰如其分地“穷”。因为我没富到亿万财富的地步——你想想看,若是那时候我已然亿万资产,断然是不大可能对一个总市值不过几千万美元的“股票”感兴趣的(你其实可以把比特币想象成一个“去中心化无人管理的世界银行”的股份)。在2011年的时候,我跟很多高人讨论过比特币,很多高人瞬间就明白了它的原理和意义,但他们都只不过是表示“哇!有意思!”之后一个都不买,为什么呢?绝对不是因为他们“笨”,而实际上只是因为,那时候比特币还是个特别小的资产——其实,即便是今天,相对于股市上的那些上市公司,比特币2017年1月份的总市值依然连个“小盘股”都算不上。
最大的幸运,是在2011年随后的几年里,我个人一直在成长,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成长,乃至于终于有一天,“那实在是太大的变化”出现的时候,我竟然有能力“使劲拼一拼居然能撑得住”……
这是铁定的事实:“早”本身,根本不是核心价值,因为我们已经知道我们要追求的是“长期增长”,是“长期年化复合增长率”。2011年年初,很多人在Twitter上讨论Bitcoin,到了2013年两次暴涨(后面跟着两次暴跌),不过是两年而已,有多少人在那之后继续持有呢?少之又少,转眼3年过去,到了2016年年底,大行情再次“貌似”启动的时候,少之又少的持有者里,又有多少“被洗出去”了呢?绝大多数呗!这是天下所以交易市场里天天发生的事件,一点都不稀奇。
思:经历了这一年多的股市,我也有了一点点的感受。比如买中国平安,好多大V都持有。我当时看的时候,哇,一股70、80元,好贵啊!看看那些大V晒的持仓,他们当初买的时候不过30多一股。“唉,我怎么没有早点知道啊!”心里暗想。
去年,中国平安从80多,一路跌到55左右。虽然比30多的时候高,但是相对于80多的时候已经跌了很多啦!我买了2手分两次买的。后来本来打算再买一点。但是,我总想着,会不会再跌?等等再买吧!于是就这样等着,一直等到它上涨到现在的70左右一股。
现在,我信任的某大V仍然在说,中国平安很便宜,但是,看看之前买的价格,我没勇气买入。因为我自己不懂。不过,幸好我还是没有在现价段被“洗出去”,没有看到股票一涨我就卖出。还是有点定力,但就是害怕去学习。
在回顾历史的时候,一切都是确定的,所以,对那些没有能力展望未来的人来说,幻觉“自然”产生:如果我那么做,我一定会有这样的结果!事实很残酷:实际上,即便他们曾经有机会那么做了,后面的结果很可能依然不会出现。
在展望未来的时候,没有任何事情是“理所当然”的,总是有哪怕一丝丝的不确定,都可能以几何级数的量级放大恐惧的效果——并且,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每个判断和决策所涉及到的金额。所涉及到的金额越大,越影响判断。一个可以用来类比的例子是,那些打斯诺克国际联赛的选手们,在家里练习的时候,随随便便就能打出满贯分数,可最终,到了16强阶段之后,很少有选手能打出满贯,为什么呢?因为所涉及到的奖金太高了,所涉及到的荣誉太大了,乃至于,形成了无形的巨大压力……所以,“想想”真的挺容易的,可若是实际真的做到,就是难上加难的。
思:老师的分析多么到位。又分“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所以,作为投资者,任何时候都要明白,在这个领域里,一切“自以为是的自高自大”都只不过是“还没走到那个地步”而已,绝大多数到时候就明白自己究竟有多差多弱了——当然,这世界真正的残酷在于,它实际上根本不给那些人“到时候”的机会,也因为那样的人就不可能走到那个地步。
我写这个栏目,面对的是“初级投资者”,或者干脆是“未来可能的投资者”,所以,有时候会显得“过分模糊”,因为人在一些事儿上毕竟是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愣蛋子。接下来,我就给你们举一个“成熟之后依然愣头愣脑”的例子。
风险投资,是投资创业公司的“早期”阶段(上市之前的阶段);与之相对,股票市场常常被称为“二级市场”——那么,“一级市场”的投资收益是不是普遍更高呢?答案是,并非如此。
虽然,普遍认为,风险投资机构的从业者,是“相对更为精英”的群体,他们的职业本身就是“占据先机”。根据Cambridge Associates 的统计结果,数据表明,在美国的风险投资行业之中,大约3%的风险投资机构“夺取”了整个行业95%的回报,而且,处于头部的3%公司长期组成变化不大,就那么几家。接下来,如果你把表现最好的前29个基金去掉,那么剩下的500多个基金累计投资1600亿美元,最后只拿回850亿美元……也就是说,接近95%的风险投资机构十年的长期业绩其实是“亏掉一半多的钱”!
思:这句话不太懂!
假设(仅仅是假设而已),如果,那些投资者直接在2012年把那1600亿美元换成了Facebook股票,而后一直持有从不交易,到了2015年,即3年之后,这些投资的涨幅是多少呢?大约应该是301.33%%……倒不用问他们为什么不那么做,我们在这里只想问一个问题,“等到Facebook已经上市了之后再投资它,晚吗?”答案明显是,“一点儿也不晚啊!”
这里还有个明显的差异:Facebook早起,是普通人能遇到且能有机会投资的吗?显然不是,那是彼得蒂尔(们)的机会,他们的基金,长期属于前3%里的前三名……那样的机会我们普通人竟然想要就是实际上的贪婪。Facebook上市后,普通人都可以买了,若是我们没买,那只能是我们的自己的问题。
很多时候,人们懂了一个道理之后,就妄想把它应用到任何地方,手里有个锤子看啥都觉得那是个钉子……不要笑话别人,每个人可能都是这样的,不是在这个领域就是在那个领域,时不时就掉进同样的陷阱——那个陷阱有化身无数的本领。
你看,有多少人听说并理解了“先发优势”这个概念之后,就认为什么事儿都得必须有“先发优势”才行,全然忘了其实“先发优势”只不过是“优势”的一种,并且,有些时候,“后发优势”可能更厉害。
2016年年底的时候,我要求我的团队搞一个“收费讲座工具”出来,两周后,一个微信服务号,叫“一块听听”,上线一个月内,付费用户累计29万人,日活用户3.2万,累计交易额303万元人民币……看起来不错,可实际上,刚开始的时候,技术团队集体反对我——因为“已经有太多类似的工具了我们根本没有先发优势!”我问他们,他们所知道的最早的同类产品是哪一个,等他们回答完之后,我就告诉他们,还有个他们不知道的更早的同类产品,一个APP,在当时已经解散三个多月了……所以,先发可能是优势,也可能是劣势——可能恰恰因为太早了才乃至于没熬到明天。
思:是的。先发可能是优势,也可能是劣势——你要有判断的能力!
所以,你看,早不早根本不重要,关键在于对不对,事实上,更关键的点在于,是否是长期对。于是,以后你就不用有幻觉了,“好像若是你早点知道你会不一样似的”……首先要接受现实,“刚刚才知道”就是冷冰冰的现实,而后是个好消息,其实后发也可能有优势,看情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