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观看了一部职场剧—《平凡的荣耀》,虽然剧中很多故事情节由于艺术创作的需要被人为的进行了夸张,但还是让我们这些职场中人多少有些感同身受。剧中的孙弈秋、吴恪之让人印象深刻。
首先是职场新人的孙弈秋。对于仅有高中文凭的孙弈秋来说,能跨入金宸这样有影响力的投资公司,简直等于中了一个大彩蛋,让公司所有的人对其刮目相看,认定他的背后有背景。但是,他的上司吴恪之却不买账,百般刁难、百般训斥、百般休辱。孙弈秋没有灰心、没有妥协、没有认怂,他废寝忘食、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n遍,快速进入角色,很快与综合四组融合在一起,以他的勤奋、善良、勇敢赢得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可,成为综合四组的福星和得力干将。
再就是业务主管吴恪之。吴恪之在单位人缘不好,领导不喜欢、同事不感冒、处处受挤压。升职没有他,干了好多年职务从没变化过;好项目轮不到他,找到他的只是一些不被看好的垃圾项目;好事没有他,别的组同事可以出国考察唯独他们组挂零。但是,他把升职看的很淡,觉得升不升职无所谓;把别人眼里的垃圾项目,做成了黄金投资;同事认准他,出不出国考察无所谓,却为不能在他手下工作而感到遗憾。他以他的人格魅力赢得了综合四组同事们的高度认可,他面冷心善,对同事爱护有加。
联想到我们平时的职场生活,怎么来定义成功,在职场里你过得快乐吗。职场生涯最终成功与否并不是最关键,关键的是用正确的心态做正确的事情,把它做好。人都是要面子的,也是喜欢攀比的,即使在工作上也喜欢攀比,不管那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大家认为外企很好,可是好在哪里呢?他们在比较好的写字楼?他们出差住比较好的酒店?别人会羡慕一份外企的工作?那一切都是给别人看的,你干吗要活得那么辛苦给别人看?找工作究竟是考虑你想要什么,还是考虑别人想看什么?对于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要最清楚,别人的意见并不是那么重要。很多人总是常常被别人的意见所影响,亲戚的意见,朋友的意见……问题是,你究竟是要过谁的一生?人的一生不是父母一生的续集,也不是儿女一生的前传,更不是朋友一生的外篇,只有你自己对自己的一生负责,别人无法也负不起这个责任。自己做的决定,至少到最后,自己没什么可后悔。
可能,最好的,已经在你的身边,只是,你还没有学会珍惜。人们总是盯着得不到的东西,而忽视了那些已经得到的东西。
不快乐的根源,是因为你目标不明确,你不知道要什么,所以你不知道如何追求。职场人生首先要关注的是自己,自己想要什么?大多数人大概没想过这个问题,** 的想法只是我想要一份工作,我想要一份不错的薪水,我知道所有人对于薪水的渴望,可是,你想每隔几年重来一次找工作的过程么?你想每年都在这种对于工作和薪水的焦急不安中度过么?不想的话,就好好想清楚,越是焦急,越是觉得自己需要一份工作,越饥不择食,越想不清楚,越容易失败,你的经历越来越差,下一份工作的人看着你的简历就皱眉头。有生存压力就会有很多焦虑,积极的人会从焦虑中得到动力,而消极的人则会因为焦虑而迷失方向。所有人都必须在压力下做出选择,这就是世道,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
我们不是孙弈秋,也不是吴恪之,但是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身上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职场虽小,但是世界很大,我们专注于当下的工作,但是当职场遇到了挫折、失败、得意时,都可以跳出来看看,换一个视角,也许你能够得到些不一样的东西。
人总是会遇到挫折的,人总是会有低潮的,人总是会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的,人总是有要低声下气的时候,这些时候恰恰是人生最关键的时候,因为大家都会碰到挫折,而大多数人过不了这个门槛,你能过,你就成功了。在这样的时刻,我们需要耐心等待,满怀信心地去等待。有些看上去很美的行业一旦进入才发现很多地方其实并不那么完美,只是外人看不见。选择什么行业并没有太大关系,看问题不能只看眼前。有的时候觉得自己这个行业不行了,问题是,再不行的行业,做的人少了也变成了好行业,当大家都觉得不好的时候,往往却是最好的时候。
天行健,我辈当不懈努力,职场人生最需要的不是规划,而是在适当的时机掌握机会,采取行动。找一份工作,选择一份自己愿意投入的工作,为理想去做一些事情。完美的演出来自充分的准备,勇于改变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机会将不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