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4-24 晴
前两天,有个大学同学联系我,我和他是舍友,关系非常不错,在校外兼职我们是一伙的,过去他对我照顾有加,现在交流自然格外亲切。
他毕业后在本地发展,我南下深圳闯荡,从毕业那一刻起,我就和同学断了联系,把全身心放在了事业上。
刚开始和他微信聊,后来直接用语音聊,回想和他上次交流,起码是在一年前,回想和他上次见面,起码是在两三年前,如今回想同学那段时光,好像一切又都在昨天——不过那是十年前的事了。
我05年上大学,06年和他一起校外兼职,从07年开始,我和他就成了补考的常客,别人看自己是没过几科,我和他是看有几科过了,次次补考我和他都在一起。
当时在别人的眼中,我和他属于“坏学生”,整天逃课不务正业,是老师经常批评的典型,很多老师根本瞧不上我们,甚至会用讽刺的话来挖苦我们……
但我们并不为所动!
我考上了一本,本以为飞黄腾达了,当我了解到我们毕业的走向和待遇时,那一刻我就决定,再也不能只待在学校瞎混了。
我学的是安全工程,毕业去向是一些工矿企业,待遇才1500块/月,还要待在山沟沟里,一想到这些,想死的心都有了。
我和聊到读书时的点滴,好像总有说不完的话,但我和他都很庆幸,当时居然没被老师“教化”成功,要是没有校外那段兼职历练,今天或许就和很多同学的状况一样了。
写到这里声明一点,并不是说同学工作就不好,也不是说老师教化不好,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有人喜欢上班的安逸,我和他更则喜欢闯荡的刺激,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选择,直接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为什么这么说?
我打听了一下同学上班的待遇,好一点的六七千,三四线城市这样的工资是非常不错的,但要往上突破拿到一两万,那将是非常大的一个坎,除非做到项目负责人或公司高层,否则一生都很难实现。
两年前我在日记中写过一个观点:毕业1-3年赚钱靠习惯,比如认真、勤劳、用心等;毕业3-5年赚钱靠经验,比如专业、技能、心得等;毕业5-8年赚钱靠资源,比如人脉、关系、高手等;毕业8-15年赚钱靠投资……
当我和他再次交流这个话题时,完全印证了这一观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这不再是一个观点,而是一个确定的事实。
千万别小瞧这个观点,它就如人生的一个灯塔,时刻指引着人前进的方向,无数人今天遇到各种困惑,根本在于违背了这个规律。
很多人刚毕业,择业总想找个工资高的平台大的,从来没在意领导和师傅是谁,这才是你未来“弯道超车”的关键。
为什么这么说?
工资高也不会高太多,平台再好也要自己行,这两点只能说你比别人起点略高一点,并不能决定三五年后的结果。
回看周边的人,看这是不是事实?
看普遍规律,别钻牛角尖。
人行为改变根本靠模仿——你跟谁——就会像谁——最终就会成为谁。
如果你上班后发现,平台和待遇都不错,结果上面领导不行,你要非常慎重自己的去留,你会在无形中受到上司的影响。
记住:你最终都会成为,那个你曾经最讨厌的人。
如果待遇一般,平台也一般,但上司不错,你就紧紧跟着他,把他的一身本事学会,养成一身好习惯,人是受习惯影响的,好习惯就会塑造成功的你,一旦机遇来临和平台适当,你就会呈井喷式爆发。
这些都是我和他的真实写照,他和我从06年开始在外闯荡,当时同学对我们都瞧不上。
现如今再和同学交流,对他和我都是溢美之词——佩服当年读书时我们外出拼搏的勇气——不过现在说这一切都为时已晚。
很多观点我一直持续写,并且一直反复践行。
如,毕业三五年赚钱靠经验,过去十年我换过公司,但领域几乎没换,无论干什么,都跟“教化”人有关,这点我从10岁开始就在练习了。
我读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帮别人补习,帮别人化解内心的困惑和担忧,当时化解的是同龄人的,如今化解的多是四五十岁的,能做到不排除有天赋的成分,但更加少不了这么多年的经验叠加。
再回看很多人,毕业两三年内,一直都没找到自己有感觉的行业,内心就就一直定不下来,即便毕业三五年了,人还是如跳蚤一样,在不同行业跳来跳去,只要你没定下来,你的经验累积就还没开始!
试问:当你跳来跳去哪会积累半点经验?你和那些刚毕业的对比又有什么优势?
如果你在毕业的三五年内,一直在一个领域深耕细作,具备了良好的习惯,累积了丰富的经验,此时你就会顺理成章的进入下一个阶段——对接各种资源——沉淀三五年再变现——从此你和同龄人(同学)有了天壤之别——以后你将在财富自由之路上奔走。
这时你刚到而立之年,要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它是你生存发展的根基,此时的你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为什么这么说?
对于刚毕业的人来说,你身上的习惯和经验是他们欠缺的,这些人想跟你连接,甚至想成为你的下属和徒弟。
如果年龄太大,沟通会有代沟,他们无法建立深入连接。
如果年龄太小,经验尚显不足,他们无法虔诚拜师学习。
记住: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发现出来的,他有灵性你就给他机会,让他充分显现,再加以引导和练习,最终就会在实践中使用出来,产生超乎预期的结果。
当你刚过而立之年,除了对接刚毕业的,还要将重点放在对接四五十岁的,他们有阅历、有经验、有资源,但是缺时间和精力,他们没时间带职场小白,除非这人天赋异禀,他会花心思培养,否则他们的焦点都在这种有经验又有心的人身上。
这需要你很有耐心,跟这些人合作,求的不是赚取多少金钱,玄机在于他们的阅历和资源。
跟这些高手合作,时刻谨记别耍小聪明,他们都是老江湖,你那点小伎俩,估计还没使出来就会被识破,到时你就只有滚蛋出局的份了。
你内心必须绝对虔诚,抱着学习、付出和成就高手的心态与和他合作,这三五年不仅不求回报,还要大胆主动付出,当他们接受你之后,就会把你带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你的视野和格局将会被瞬间撑开。
你能做成一件事,不完全是因为你有能力,能力只是门票,根本在于你交往的对象,以及你的境界,当你的境界升级一维,能力将是N倍裂变,用当下流行的说法就是将维打击。
当你从而立之年开始,对上与四五十岁的合作,对下培养二三十岁的未来精英……
试想:当你到了四五十岁会出现什么结果?
如果还不明白,就看看《人民的名义》里面的高育良,他就是这个典型,唯一出现差错的就是,他被人抓住了把柄,又被徒弟给“算计”了……
只要以此为戒,避免这几点漏洞,难道不会是另外一番结局吗?!
个人微信号:shi-gan 微信公众号:sg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