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需要红酒鲜花的浪漫,也不是所有的爱都非要付出与回报相等,就如同他们白开水似的爱情:没有浪漫甜蜜的味道,只是始终相扶相守,无味却胜有味!
他走前问她的意见,她没有大吵大闹,只是嘀咕着:这么大一个家,上有老下有小,你走了,我一个人怎么办?他笑着说:你就当我服兵役去了,最多三年!也许用不着三年我就回来了!其实她知道他已经决定了,不同意又怎么样!何况两个孩子的学费已经让生活在农村的他们背负不起了。这些年来,一直靠着家里十几亩田和他农闲时做点零工苦苦的支撑着这个家。
如今,年过五旬的他已经不如当年,可以日日夜夜的忙,奔波在田边。多年的务农生活,已经让他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了,眼睛被汗水浸湿,早已没有了以前的明朗。心口时时的痛。面对这么多田地他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这次有个机会可以不用在种田,而且可以勉强供应两个孩子的学费,他是想抓住的。
旁人都劝说:没必要去那么远,在附近也可以找点事做。可是做建筑工人这种工作太不稳定:下雨天不能做,一个项目做完了就要等下一个项目。而两个女儿的学费却等不起。话又说回来,她也不放心。不记得哪一年夏天,他从架楼的石板上摔下来,差点没命。背上的伤口,他硬是没敢让她瞧见。坚持自己擦药。两个女儿打电话回家也从未提及。这种事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夏天偶尔回家,他背后的皮一定是一层层的脱落,红的肉和黑的皮看得她胆战心惊。
邻近人家的孩子基本上初中毕业就去打工了,而他却坚持着把两个女儿一直供到大学。当初也有人说:两个女儿,终究要嫁人的,读那么书干嘛?还不是为别人养的。他没有吭声,只是坚持:多读点书,她们以后的生活会好些。不管多苦多累,家里的经济再紧张,却从来都是给两个女儿最好的。
别人家的新房不断的耸起,而他们家还是八十年代的红砖瓦房,墙垣断壁,记录着历史的伤痕。他走后,家里才换掉了村里唯一一台黑白电视机,因为怕她一个人在家寂寞!她有时也会向自己的女儿抱怨几句:要不是供你们俩读书,我和你父亲不知道能修多大的房子了。她嘴上虽这么说,但是在学习上却从来没有少过一分钱。家里没有钱了,她宁愿晚上冒着大雨去借钱。她总是对女儿们说:“以后挣钱了,一定要好好对待你们的父亲。”却从来不提及自己。
他走了一年了,她就盼了一年。一年后他打电话回来说:今年不能回来!她把所有的怨言所有的苦硬生生的吞了回去。
他走了两年了,她想:该回了吧!他打电话回来说:还再干一年吧!一年后大女儿也毕业了,不用钱了。小女儿的书费也挣得差不多了再回吧!她依旧什么也没说。
两年里,丈夫不在身边,两个女儿因为要读书,在家里的时间也少得可怜。她没有听他的话,依然种着两三亩田地。实在觉得苦的时候一个人也会在深夜里躲着流泪,想念着对方那个相守了二三十年的人。他在的时候她至少还有个依靠。
在那个年代,他们竟然相恋了七八年才结婚。因为双方家庭都不富裕。二三十年来,两人很少真正的吵过架,更多的时候就是互不搭理对方,冷战。但是他有时候找不到衣服,不得不问她的时候,就拿女儿当传话筒。过不了几天,气消了,就缓和了。两个人有时候在女儿面前也会像个小孩子,晚上大家一起挤在房间里看电视,他会故意把她的鞋子踢很远,或者藏起来让她找不着。然后两个人就在孩子们面前相互打闹起来。他有时候做事回来,人很累,脾气就会不是很好,这个时候她总是迁就着他,给他放好洗澡水,拿好衣服。她胃疼了,他会毫不客气的“骂”她,叫她按时的吃药。因为她每次吃药都是之疼的时候就吃,不疼的时候就搁那里,忘了。而下次一定又会继续疼……
他总是笑着向女儿们抱怨:她怎么怎么不好……
她也总是对女儿们诉苦:他怎么怎么的不应该……
远在异国的他打电话回来,她总会嫌他啰嗦,讲那么久,浪费电话费。如果他几天没打电话回来,她又会向女儿们唠叨,你爸好久没打电话回来了。有时候她会得意夹杂着幸福的跟女儿说,每次她梦见他回来了,第二天他一定会打电话回来。
第四个年头,他终于回来了,从接近赤道,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回来了。电话里她打趣的跟两个女儿说,你爸成黑人了,晒得跟黑炭一个样。大概是因为饮食不习惯,甚少蔬菜,他瘦了点。在那边生病,全身没有力气,躺在床上没有办法工作,所以回来检查身体。如果不是下不了地,实在无法工作了,他估计也就忍忍就过去了。无论两个女儿怎么劝说都不回。
其实他所受的苦大概只有她知道,她受的累估计也只有他知道。虽然两个人嘴上总是互不让谁的揭短。他说她经常打牌,打电话匆匆就挂。她说你爸大老远的回来啥都没有给她带,跟着他半辈子没有给她买过什么东西。他回来之前,女儿给他支招,给她带什么带什么礼物,结果他还是两手空空。
或许在他们的感情里,没有甜言,也没有蜜语,更没有什么风花雪月的浪漫,但是那份相守相依,相濡以沫,不在嘴上,在行动上,在毫无怨言上,在共守这个家上。无论是她在家,还是他在外,只不过是为了两个人彼此建立起来的那个家。
最长久的爱大概最终都会如白开水,平平淡淡,简单如初,至真如初,没有杂质,彼此相融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