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翻开《悉达多》的因缘际会,是因为和师父聊天,她的一句话戳到了我的一些回忆。当然,如今再谈及“回忆”,我已经豁达到可以开自己玩笑了。这很好嘛。
时隔7年,再次捧起了这本书。每读一句都仿佛在读自己的《自传》。7年前的因缘际会是因为分离,一时之间我也分不清赠书人的目的到底是为了寻求他的自我解脱,还是想要渡我,让我获大解脱。《西藏生死书》、《悉达多》、《次第花开》这三本书我都保存至今,7年前的我还只是似懂非懂,再次打开才发现“噢,原来读不懂是因为当时的自己经历太少,知识可以他人言传,但智慧只能自己身教”。我跟师父说这三本书算是我开启“禅修佛道”的启蒙老师,因缘际会是因为这是初恋送给我的分手礼物。 (师父笑了,她揶揄我说“这男孩子不错啊,可以处,那一定是你的问题了”)听完我也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是是是,确实是我的问题更多,不过那已经是7年前的事啦”。 我们相似一笑,一笑泯恩仇,不计较不打扰便是美好。我发心祝愿所有人都好。
摘了几个句子,其实还有很多直击心灵的语段,更多精彩留给大家去探索吧。
❤️别人眼中的你,不是真的你。你眼中的自己,也不是真的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真正的你。
❤️知识可以传授,智慧却不能。 智慧是一种人必须自己去发现的东西, 必须经过自己的经历, 经过自己的愚蠢, 经过自己的错误 和幻灭才能获得的东西。
❤️他开始爱一切东西, 对他所看见的一切东西,他都充满了愉悦的爱。现在他明白了自己以前为什么那样不快,因为以前他不爱任何东西,不爱任何人。
其实这本书于我而言是没办法寻章摘句的,因为几乎每读一句,我的内在灵魂就如同被神明之箭刺中靶心一样震撼而激荡。我就是悉达多,悉达多就是我。我放佛走进书里和他一起经历了无数个“轮回”,最后垂暮而平和,身未成佛,心已菩提。
喜欢那一句“汝之灵魂即为整个世界。” 和另一句“我心即宇宙,宇宙里我心”有着同样强大的能量。发心直冲宇宙的磅礴。
佛陀只有一位,但人人都像是悉达多,人人也都可以成为乔达摩。别忘了,佛陀就是乔达摩·悉达多。悉达多是成佛前的乔达摩,一个偏偏不依靠圣人教义只听取自己阿特曼的婆罗门之子,一个曾经出世的沙门,一个又再次入世的还俗人。即证菩提,悉达多才发现其实时间是不真实的,追寻目标本身对生命来说是毫无意义的。爱才是世间首要之事,爱这个世界,用爱、赞赏、崇敬去看待世界,看待我以及一切存在之物。
当一个人只是用最简单而天真的目光看着这个世界,不去寻求本质,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当一个人能够宛如孩童,头脑清醒,心胸开阔,不怀疑虑地走过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愉悦。—— 谁以纯净之心,沉浸于阿特曼之中,心中所得极乐,不可以宣言。
(看他稳稳安睡,我也安心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