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少年的小学生活8——阿吉拉生活系列记忆之邮局

续上篇

小学阶段的生活,留下很多深深的烙印,不能忘怀。

邮局

邮局就在小学北楼的西北、供应站的对面,一个不大的地方,人来人往。

对阿吉拉人来说,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因为它外乡人的精神寄托,象征着希望,是人们的精神纽带和交流桥梁。邮局,通过信件和电波,把居住在这个偏远小镇的外乡人和家乡故土联接起来。

联接方式可以是书信,也许是电报,或许是汇款,还有那时还未普及的时髦方式——打电话。

书信,是遥远家乡的温暖问候,是向家乡亲人报的平安,是汇报自己在外面工作学习生活情况的载体,更是朋友间情感交流的通道。书信让远在他乡的人不再感到孤单,让家乡的人感到宽心和欣慰。信可以写的很长,也可以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或几句话,却直击心灵。

一个小小的信封,竟然承载了人们那么多的牵挂和思念。

那时书信很慢,一次书信往来,常常将近一个月。岁月流逝,信却一封封积攒起来,厚厚的一匝,珍藏于盒中,没事翻出来看看,书信中竟产生一种淡淡的乡愁,有了味道。

因为我们小学离邮局很近,所以家中邮信的工作,就由我承担。丢肉票事件发生后,对我倒是件好事,他时时提醒我,在做任何一件小事都要小心谨慎,尽可能地把事情考虑周全,提前做好各种预案、防止问题发生。担任家庭邮信重任后,还真没出现过丢信现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印象中邮局柜台很高,我站在柜台前,刚能露出头吧?(不能确定,可能那时我还太小太低),以至于每次买邮票,工作人员还要确认一下声音来源。那时外地信件的邮资好像是8分,要买面值8分的邮票。记得当时最常见的8分邮票好像是长城图画?(不敢肯定)。买好邮票,先去粘贴台,在那用浆糊把信封口,再把浆糊涂在邮票后面,狠狠的用劲贴向信封,并把它压牢。那时信封还不规范,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都有,甚至还有自己糊的;那时邮票背面好像也不带自粘胶。浆糊是邮局自己熬的,用白面和盐加水煮开,熬成浆糊。记得每年过年时,家里贴对联,也是自己熬浆糊。啥时候邮局开始用的胶水?记不清啦。

把信封好,贴好邮票,就直奔邮局门口,把信往胖敦敦邮筒里一塞,万事大吉!剩下的事,就在家等回信吧!

电报,意味着事情紧急,传递更多的是噩耗和大喜讯。但大多数人们怕收到电报,尤其是加急电报。不记得是哪一年了,家中收到了一封电报,好像是:父病危,速归。是爷爷病重的信息,父亲急得不行,当天就收拾东西,回老家探望了。后来得知,爷爷病故。同样的事也发生在我身上,多年以后,我在太原读大学,正值毕业季,在毕业设计收尾时,忽然收到家里一封加急电报:父病危,速归。那时我正准备毕业答辩,距毕业答辩时间还有两周。当时系里考虑我的特殊情况,特别人性化,连夜为我安排了专门的紧急毕业答辩。答辩时,我是懵的,完全被噩耗打傻了,脑子混乱,也不知自己胡乱说了些什么,但老师基于我的平时表现,让我通过了答辩。现在我还记得老师们慈爱的目光,非常感激当时系主任董老师和参加答辩老师们。事后听同学说,我刚离校,又有一封加急电报到来:父病故,速归。

所以,我对电报,至今都有一种恐惧和敬畏感。

还有一种,就是汇款。每月月初,父亲一发工资,父母一定去邮局给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汇款(金额忘了)。父母就是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责任和爱。虽然向老家寄钱,加重了家庭负担,尤其对于单职工的家庭更是不易承受。父母那时可谓上有老下有小,想想那么多年,把我们养大,并培养有用之人,真不容易。

      记忆中的邮递员身穿绿装,骑辆绿色的自行车,自行车的后座上,一左一右搭着两个绿色帆布口袋,自行车大梁上也搭着绿色布口袋。自行车把上,有个银色的铃铛,声音极脆。谁家有信,邮递员就会到他家门口,手按铃铛,铃铛发出急促清脆的声音,“叮铃铃……”那么好听,同时他嘴里还吆喝着:‘’XXX号,取信喽或xx号,报纸‘’。小学时,爸爸还给我订了份杂志——儿童时代,特好看;每月眼巴巴的盼望邮递员能把《儿童时代》准时送来。

邮递员,承载着我们儿时多少期盼,但我却一直不知道邮递员姓名。直到最近,同学们回忆过去,才知道他姓石。现在我想说:石大叔,辛苦啦,谢谢你!

      今天的城市,邮局纸制信件的通讯功能逐渐淡化,几乎没人写信。现在人手一部手机,互联网也高度发达,想联系谁,只需轻轻按几个号码。飞机高铁,把城市距离迅速拉近,几千公里,有时一天都能打个来回。

写信太慢,没人用这么慢的方式交流。生活不知道什么时候变的匆匆、更匆匆。人们又开始怀念那种慢慢的生活方式……

很喜欢木心先生的一首诗——《从前慢》,他把对慢生活的怀念之情,用诗歌表达的淋漓尽致。我在本文结束时,引用一下诗文原句,以表达对木心先生的敬意。

从前慢

作者:木心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7,113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644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340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449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445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66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42评论 3 40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105评论 0 26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601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66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61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92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5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5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84评论 1 26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618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916评论 2 34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