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才发现,我们写作的最大障碍并非技巧不够,而是我们内心对自己的否定。
很多时候写作对我们而言不是因为学习不够,按道理能说话、识字、阅读就能开始写作,但是心里往往觉得写作那是作家的事情。疏不知写作经过多多练习就能越写越好,就像你每天练习说普通话而去咬文嚼字读课文一样,一切都是可以训练的。没有任何压力开始进行写作,哪怕从记录自我成长日记开始,对自己也会有很大的成长。
作者张辉就是从开始写作,并且坚持日更,可以说因为写作改变了他。
把自己视为一家公司,则商业思维可以启发我们的人生之路。如同一家公司,我们个人也需要有愿景、战略、价值观、商业模式、竞争策略,并致力于打造自己的“护城河”。
这个思维的确不错,我们之所以很多时候做的不够好,就是站的高度不够,对自己又不够狠。一旦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就像自己活着就是要努力打造自己值钱的东西,或者自己要获得幸福生活也是需要去自我改造的。目标明确具体,有助于实现,更有利于自我的成长。
如果把自己比作一家公司,你是否能实现“永续经营”?
人生商业模式大体上可分为四种:第一,无杠杆卖时间,即单位时间只能卖一次,且只能卖给一个人,公司的雇员和小企业主(包含小型淘宝店家)一般属于这一类;第二,有杠杆卖时间,即单位时间可以卖多次,且可以卖给多人,卖出的份数和客户数与杠杆比例相关,杠杆比例基本受制于其个人品牌,艺术家一般属于这一类;第三,花钱买时间,真正的企业家属于这一类,他们获利的秘密在于“他人的时间和他人的金钱”,这就是企业家借贷和雇人的致富秘密;第四,花钱买“厉害的人”的时间,价值投资者则属于这一类。
自己是哪一类人,决定了财富的多少,或者说你的思维方式决定你会做哪一类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改变之前其实可以多尝试,如果你现在是个上班族,如果上班对你而言不是你的爱好只是你的工作,那你完全可以在工作之余的时间投入到自己的爱好当中。很多创业者最开始都是通过工作之余的时间发展自己喜欢的小副业,等副业比自己上班这个主业的收入还高时就可以辞职了。
很多时候不是生活选择了我们,而是我们选择了生活。不是有句话说:“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对很多人而言,必须在“雇员”之外再选一种商业模式,即在“艺术家”、“企业主”和”投资者”中做一个选择,并重点投入。这个选择毫无疑问会决定你未来十年甚至更远的人生。
过去我们说要扬长补短,意思就是我们要发挥自己的长处,让它变得更好,避免自己的短处,让短处少出现。本书作者辉哥也是这样认为。
与传统观念相反,我认为我们要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优点,说得直白一些是扬长避短,即尽可能找能发挥自己优势的领域,而避开那些突显自己短板的领域。不过有时候优势并没有那么明显,我们需要努力去发现。你的优势有时候也可以换成你最愿意花时间的事情,那对于自己来讲就是自身最大的优势。对于我们来说,热爱一件事情那也是最好的天赋。
一旦你发现这个人对于所要做的事情本身有无穷无尽的兴趣、愿意每天去思考、不断地精进时,那么他很可能就是你要找的那个人。同样一个人不知道何为自己天赋时,我们可以从发现自己喜欢的事情开始,如果还是不知道,那就从发现自己不讨厌愿意花时间的事情来培养自己的兴趣。
有个朋友是学法律的,很好的专业和大学,但是她后来因为自己喜欢摄影而放弃了自己的法律专业。在摄影方面她做的怎么样呢?她帮很多演员都拍过平面照,而且在北京开了自己的工作室,还有线上关于如何学习拍照的课程。但是她开始做的并不好,而且她在开始之前甚至不知道自己如何来维持自己的这个爱好。最开始是因为自己喜欢拍照,在学校就省吃俭用买了一个照相机,然后平时拍拍风景和朋友。开始的确有点疯狂,有时候一天能拍1000多张照片,第一次有收入是因为同校友约她帮忙拍组校园写真,她本来以为只是帮忙,后来校友很满意,觉得比外面拍的还好,给了她600元。她第一次觉得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可以赚到钱,后来找她帮忙拍照的同学也越来越多,就这样在学校里她靠拍照换了自己喜欢的装备。她后面的成就都离不开她自己兴趣爱好的坚持。
我们首先应该接纳自己的特点,而不用过于担心与其他人不同。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在自己的特点中发现优势,而优势都是相对而言的。所以,除了你自身“最强”的那一点之外,与他人相比较强的那一点也可以作为优势点去培养。
人这一生最怕的是时间花出去了,挣了点小钱,但见识没增长。小富即安是财富自由和精神自由的最大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