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做决定都有可能出错。但是“考虑不周”的后面,有两种态度,决定了事态的发展。
一种是及时调整。也就是“求真思维”
另一种是不断找理由。也就是“辩论思维”
怎样算找理由?
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事前”和“事后”。
“事前”,正如姚先生解释“设计”一样。我们需要了解现况。了解真实。那当然需要找到问题的“因果关系”
而“事后”。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如果希望自己在将来再次遇到类似的选择时,能够选择的更好。那么,“事后的分析”,最好把重点放在“如果我这样做,事情就会那样发展。”
而不是在“事后”。在分析一件事的时候,总说“我已经尽力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我做出那样的选择。”
那样说,也没什么。但是确实不太利于自己进步。因为那就相当于说“我已经很完美了。”完美的人是不需要进步的。
不过,这一点其实很难。(手动滑稽)因为我有时候也会陷入这样的境地。
“MD,我都这样分享了,居然还有人叽叽歪歪,造谣抹黑!”
【可是事前没有办法了解太多的情况,接触到真实,那就好像你之前说的需要预判(预先判断?),预判也会存在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做的决定,即使会有问题,也可以按你说的事后及时调整】
对啊。两条路。
A、预判→更好的选择。
B、预判不准确→普通的选择→发现问题→改进
不推荐第三条路。
C、预判不准确→普通的选择→发现问题→那不是我的错。
不容许犯错,是非人性化的。但是发现问题后,如果重点放在了“那是对方的错,是团队的错,是社会的错,是国家的错。”
那其实也并不能说这个人有什么不可取。只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样的行为方式,很难把握自己的命运,改善自己所在的世界。
更多相关资料:论求真思维 《数学教师》1997年第11期
https://wenku.baidu.com/view/22e7f4c9910ef12d2af9e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