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的秋天,在农事繁忙,稻谷丰收的季节,她降临在了一个普通家庭。在那个年代的,父母也算是老来得子,当年母亲28岁,父亲30岁(八十年代的农村,父母结婚生子的年龄普遍在22-25岁之间),爷爷奶奶又是高龄,还有一个未婚的叔叔,从未因为是女孩而有被嫌弃的感觉,反而备受关注和保护。她出生之时,爷爷已经85高龄了,无法带她,奶奶也因过往的邻里矛盾而导致精神不佳,也无法带她,父亲由于常年出差,根本无暇照顾,母亲为了碎银几两,不得不每日奔波于厂里和农田中。因此她从小寄存在外公外婆家长大,母亲是最小的女儿,所以外公外婆也很宠爱这个最小的外孙女,当年的观念还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家里有舅舅、舅妈以及两个表姐,在本不富裕的家庭中,自然而然也不太能接纳无缘无故多出来的一个孩子,所以也是处处刁难。也许她从小就知道,自己需要长大,需要独立,所以在她10个月左右的时候,便可独立行走了。或许这样对她来说,便可回归到自己的爷爷奶奶身边了。
直到3岁那年,她回到了自己爷爷奶奶身边,爷爷奶奶和她自己居住的房子前后间隔10户人家左右,在村子里,一直会看到2个身影,都是步履蹒跚,一个年事已高的老人牵着一个跌跌撞撞的孩子,却不知道到底是跌跌撞撞的孩子在扶着年事已高的老人。
盼着盼着也就真正的长大了,因为无法让家里老人长期带着,就直接拖了关系去了学校读书,当她报名的时候,都已到下半学期了,索性农村没有那么的严格,也就让她每天坐在班里的最后一排,和同学同看一本书,就算放学做作业也需要去同学家,因为她没有课本,当年的老师是这么允诺的,如果一年级期末考试可以及格的话,就直接升二年级,如果没有及格,那就重新一年级开始上,那年她才6岁,是班里最矮小、年龄也是最小的小朋友,她深知没有人可以白天照顾她,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比其他人更努力更上进更认真,因为从小父母说:知识改变命运,而她想改变的只是让自己快快长大。她没有上过幼儿园,没有上过一年级,没有学过拼音,大概是上天对她的眷顾吧,她在期末考试中一鸣惊人,冲破了前三名,也就自然而然的顺顺利利的升到二年级继续她的学习。
好像有那么一瞬间,她真的独立了,长大了,当她真正可以搀扶爷爷去往更远的地方散步游玩的时候,爷爷却永远的离开了(那年她9岁),她不明白离开意味着什么,她只看到了所有的人在哭泣,她也哭成了一个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