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小可
寒气渐退,清晨的北京,空气中的风似乎有了湿润的味道,已至雨水,万物都在轻柔细微地悄然变化,生活也似乎在一尘不变的节奏中萌生出丝丝新意,若有似无、潜移暗化。终于慢悠悠地翻看完蒋勋先生的《品味四讲》,买了有两年,一直被搁置在小行李箱,只偶尔出远门时高铁上翻看。
书的封皮设计干净自然,绿色的“品味四讲”浮于通白的底色之上,再配之老树的简画,寥寥几笔,恰到好处,与书的内容一样,浅浅淡淡,却意味深长。
这本书是根据蒋勋先生在电台节目“美的沉思”中谈论的有关“生活美学”的内容整理而成,故读着像一位亲切随和的长者坐于对面,和你聊着琐碎日常。他从庄子的美学谈开去,分别从食之美、衣之美、住之美、行之美这些最微不足道的平常生活谈品味、论美学,没有一鸣惊人的华章锦句,却句句渗人心底。他说:“美,或许不在剧院,不在音乐厅,不在画廊;美,就在我们生活中。”
庄子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意在说明天地万物自然有其大美,此美层次之高,境界之深,不能用言语表达,天自有道,而美存于天地。庄子谈美,很少以艺术举例,反而是从大自然、从一般生活中发现美。蒋勋的美学思想受庄子影响颇多,他对食、衣、住、行的品味常常体现着一切纯任自然的清雅。
于大多数人而言,庄子或蒋勋的美学似乎与这光怪陆离的城市、忙忙碌碌的生活格格不入,要在这座灯红酒绿的繁华大都市谈品味,很多时候聊的应该是搭配了什么品牌的哪款衣服、背什么品牌哪一季的包包、开哪款车、闲暇时听了哪场音乐会、观了哪个画廊……这本没什么毛病,但若将美学仅定义于此,则显得过于狭隘了,算不得大美;如若单纯为了有品位而三天两头跑剧院、音乐厅、画廊,也只算是附庸风雅吧。累,生活品质却很难相应提高。
蒋勋先生的品味四讲,是在提倡慢生活,用心细细体味,以匠人之心,琢时光之影,于细节处开出花来。
比如闲暇时为家人或为自己做一道菜,从洗净切细的葱花、姜丝煸炒的香味,到加入不同的食材时变幻的颜色和味道,以及端上餐桌时家人食之满足的神色,整个过程都让人感到幸福快乐,不可不谓之为食之美。相反,匆匆忙忙吃一顿饭,却很难让你爱上生活。
比如一件非常喜欢的衣服,或许是因为摸着质地柔和,很有质感,或许是因为设计者别出心裁的小心思,恰到好处地修饰了你的身体……用心做的衣服或者用心选的衣服,与你相互映衬,才算得上衣之美。
比如一间租来的屋子,虽不为你所有,但也是你暂时栖身、休息、放松的地方,一些用心的小设计和微布置,一场犄角旮旯的大清洗,一次毅然决然的断舍离,都会让你感觉到住之美。当一座房子变成一个家,如若没有人性和温暖在,即便昂贵,我们也不会爱上它。
比如蒋勋书里谈到的,你拥有一部车,但每次开都是一肚子气,没有停车位、感觉永远塞车、一出门就蹭到车,或许你可以反省一下:是不是一定要追求速度快?是不是可能没那么忙时抽一两天,骑车或步行出门,或许也会发现行之美。
美或者说品味,大抵都在细节,如果我们能让自己慢下来,用心经营工作、生活,自会领悟到其中的幸福感吧。正如作者所言:“我们要强调的美,并不是匆忙地去赶艺术的集会,而是能够给自己一个静下来反省自我感受的空间。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视觉、你的听觉,可以听到美得东西、可以看到美的东西,甚至你做一道菜可以品尝到美得滋味,这才是生活美学。”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只用心细细体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