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弯浅水天上来
——诗集《渐行渐远》序
与晓黎相识是在五年前,初见便惊讶于她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来的真诚。一路走来,每每感受她的至纯至性,她的存在,无疑是给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泼上一盆儿冷水。如今,看过了手中的诗稿,更是觉得心中有些感受跃跃欲出,不吐不快。
古典诗词名家往往不肯承认“新诗”属于诗的一种,以至将其定名为“散句”。然而,无论如何,新诗一称,数十年来已深入人心,难以改变。比起古典诗词,新诗堪称不拘一格,它抛去了格律、对仗乃至押韵等行文规范,直指内心、直抒胸臆。这就使得凡是能熟练运用白话,都可以涉足诗歌这种在古代需要专业训练才能掌握的文艺形式。
但是,所谓“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随着网络的迅捷发展和时代的飞速进步,如今创作新诗的人数不胜数,然而好的诗作却并未随着诗人的数量呈正比例增长。究其原因,除了天分使然,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罕有人能将诗歌与生活等量地放在同一个天平的两端。
纵观当下诗坛,诗人及其作品层出不穷,其中却不乏滥竽充数之辈。有急功近利者,为写诗而写诗,恨不得每天定量出产,而后送牛奶般定时送到朋友、编辑的邮箱。有投机取巧者,堆砌华丽的辞藻,铺陈一些看似唯美雅致、实际上却无关痛痒的文字;更有不知所云者,如梦呓般罗列词句,亳无逻辑地叙述看似深邃、却连他们自己都看不懂的所谓“哲理”,甚至大言不惭地将其称为“诗的张力”......
在这个信息纷乱的时代,诗人若如此将自己打包,贱卖给欲望的洪波,无异于是在制造垃圾、浪费生命。
然而,晓黎却不是这样。
很少有女人如此大气如斯,以一种宠辱不惊的姿态,记录并包容人生的苦难,理解并宽宥世事的无常,最终将其升华为荡涤心灵的字句。鲁迅先生曾说过:一道浊流,并不如一弯浅水来得清澈。晓黎的诗就是那一弯浅水,虽无精湛的技巧与华美的语言,却清澈见底、直映人心。她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出发,捕捉自己内心萌动的旋律,于细节中发掘生活的美好。那些生老病死、喜怒哀乐都在沉吟低唱中娓娓道来。她把所有岁月赋予的疼痛隐藏在生命里,凝结成颗颗光泽温润的珍珠。 “可我必须履行/一生的寻找/认清来路和归途/放下周身的繁华与虚空/放下岁月的掠夺与馈赠……我的觉悟终将会靠岸/终将与爱情的潮水/同归于尽”。她坚定地相信,只要心不死,幸福就不会远离。
诗言情志不言愁,诗可明心见性。文学的基础,在于抒发内心真实的感受。这部以《渐行渐远》命名的诗集如同一面多棱镜,以作者的思想和自身经历作那一束阳光,折射出生活变幻莫测而又五彩斑斓的各个层面。
“手心拂过的白纱裙、先于脚步启程的心跳”,是少女对于爱情的幻想;“嬉戏的孩童、把小脚丫踩进爷爷的脚窝”,是儿时最欢乐的记忆;“相信有来生、相信眼前的途径直达太阳、直达信仰的门......”这一切,是多么的生动、开阔而又美好!
然而,诗人的理想世界,必然与现实世界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没有人能够不食人间烟火而写出动人心弦的篇章,也没有人能在温室里谱写暴风骤雨的狂想。她试图“逃出人群的栅栏”,她想做一片“生命之短/在于永恒”的树叶,她守望过“一句话/一条路和一扇门”,她甚至看到爱情与命运“都带着虚伪的面具”……在经历了理想与现实的残忍碰撞之后,她将那些富有生命质感的人生体验与思考沉淀下来,烙在曾经走过的每一个脚印中。于是,她顿悟了:“只有退到冰的深处/才能懂得火的悲情/只有回到爱的原点/才能拯救溃散的灵魂”。从此,她推开生活的另一扇窗。“生命的胚芽...可以在悲悯中宽恕一切”。正如她诗中所说,她宽恕了一生的悲欢离合,宽恕了一生的纷争得失,也宽恕了“把夜折磨得遍体鳞伤”的般般回忆,回归到最质朴的本心之中。在这个经历过无数震荡、重新构造的世界里,她是安然的。在品尝了这本诗稿中结出的每一个果实之后,我想,面对生活,我也是安然的。
所以,闲暇之余,找一个安静的午后,沏一杯清茶,将这本诗集取来读上一读,去作者构筑的‘理想世界’里游历一番,偶尔“劝秦皇汉武悬崖勒马”;或者沿着诗人‘渐行渐远’的背影,轻轻抚摸她内心深处吉兆的根须,又或是独自沉思“到底是我们虚度了光阴/还是光阴虚度了我们”……这未免不是让心灵远离喧嚣的一道妙方。
是为序。
韩元茗
癸已初冬于北京
序文作者简介:
韩元茗,字季子。精通书画和诗酒茶。当今国学名师、易学专家、中国风水研究院执行院长、清华和北京大学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