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不成。
善为士者:得道之人。容:形容、描述。豫:原指野兽,性好疑虑。豫兮,引申为迟疑慎重。犹:犹,本意为猿猴类动物的警觉性。“犹兮”的意思为警惕,戒备的样子。
俨:神态端庄。释:消融。敦:敦厚老实。
不欲盈:不求自满。避而不成:去旧存新。
古时候善于行使“道”的人,精神境界通常远远超过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这些人的处世微妙而玄奥,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正是因为他们很难被常人理解和认识,所以只好勉强用比喻来形容一下他们:
他们总是小心谨慎,仿佛在冬天涉水过河,怕踩破冰层掉进寒冷的水中;他们总是惊觉戒备,心怀忧患意识,仿佛一个国王害怕邻国的军队随时可能进攻过来;他们总是恭敬郑重,仿佛是在别人家做客一样;他们的态度总是和蔼可亲,仿佛是初春的冰块缓缓地消融;他们总是淳朴厚道,像是未经人工雕琢的木料一样;他们总是心胸豁达,仿佛空旷幽深的山谷,拥有承载一切的空间;他们个性总是浑厚包容,像浑浊的河水,并不排斥其他的万物。
谁能使浑浊的河水慢慢澄清,变成干净的水?谁又能使静止不动的东西慢慢变得活跃起来,让空间里出现生机?保持这种“道”的人不会自满,正是因为他们从来不会感到自满,所以才可以去旧存新,不断地完善自己,以永恒存在于天地之间。
本章老子形容了有道之士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深藏不露,个性丰富,形象多面。描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他们小心谨慎、警觉戒备、恭敬郑重、行动洒脱、淳朴厚道、豁达朴实,这些特征充分体现了“道”之变化莫测,深不可识,老子认为这些特征和自然表现出来的“道”完美契合。
在浊世中既能和光同尘,与周围和谐共处,又能做到不随波逐流,能够涤荡自己,保持一颗出淤泥而不染的心。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大概就是如此吧?
在老子看来,这些特质是得“道”之人所必备的,有了这些特质,才能够一窥“众妙之门”内里的风采,用现在表示性格特点的词翻译过来,这些特质就是:沉稳、忧患意识、谦恭、温和、敦厚、宽容、豁达、恬淡等等。
不妨大家趁此机会自省一下,看看这些得道的“条件”都做到了几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