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过娃的父母都知道,“高需求宝宝”,这个词儿的杀伤力有多大。
高需求宝宝在哄睡、吃奶、吃饭等等所有的事情上,都有着持久的、近乎苛刻的要求。
下面就来看看我家这位高需求宝宝。
记得硕宝还在肚子里的时候就不一般,左一脚右一脚,天天在肚子里练跆拳道。
刚过孕程35周他就在肚子待不住了,提前一个多月就出来了,出生的时候只有4斤多。不过小家伙发育的非常健全,没有去呆保温箱,三天直接出院了。
当时还挺偷着乐的,觉得孩子早点出来,还算健康。我也就算是卸货了,终于可以重回人生巅峰了。可万万没想到真正的磨难即将开始。
1
谁也别想阻止我吃奶
有人说高需求宝宝年幼的身体里,就像住着一个忧伤的老灵魂。
6 个月以前,我家娃每天除了小睡时间,其他时间每隔10分钟就要开始哭闹。
除了挂在奶上,其他什么抱着,抖着,小跑着,都无济于事。
所以,我每天都在纠结到底还要不要让他吃。在这种来回纠结中,6个月的硕宝还是像发包子似的,从4斤多涨到了19斤。体重赶超了好多同龄的孩子。当时我也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
2
上天保佑,就这样睡吧,千万别醒 别醒
每次都是半边身子躺麻,才把他奶着了。然后还得大气不敢出的,默默地等他睡熟。我才能像个贼一样千小心万小心地离开床。可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他自己放个屁,也能把自己崩哭。
3
一度怀疑自己生了个502胶水
不管是睁开眼,还是闭眼睡觉前,看到的人都必须是我;端茶倒水,必须是我;摔倒扶起,必须是我;拉屎擦屁股,也不会放过我。换个人如何?长城都能给你哭塌。
只要看到我进厕所,娃就爆发出死了娘一样的嚎啕大哭。
后来去厕所必须抱着他去,单手揭奶罩那算啥,我单手可以解裤子擦屁股穿裤子,一气呵成。
别人害怕孩子童年有阴影,我怕被我家娃的童年搞出了成年阴影。
高需求是天生的,不是惯出来的。
摊上这么一个“要命”的孩子,我只能说,要舍命也要认命。
他是我生的,我拼了命也要把他教育好。
但最摧残人的是不被理解,被身边的人说成“不会带娃”、“宠娃”,这才是最让自己伤不起的。
心理学家李玫瑾说“个性有先天的”,需求高也是天生的。
高需求宝宝是天生的,并不是后天教养方式造成的。
“高需求宝宝”是著名的西尔斯医生提出的。他和太太生了第四个宝宝海登后发现,之前照顾三个宝宝的方法,在海登身上完全失效。
海登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孩子,“需求无度”,需要父母“十八般哄娃技术”全部在线。
如果你的宝宝对你放了以下大招:入睡难、容易醒、吃奶次数多、奶量需求大、身体接触需求大、非常敏感、极度活跃、极度粘人、分离焦虑外加各种奇奇怪怪的需求,那么恭喜你,你获得了一个高需求宝宝。
一个段子说,如果你的一个女性朋友失踪了,别担心,她可能是生孩子了。
说得太对了,作为一个高需求宝宝的妈妈,举双手抬双脚赞同。
随着我对高需求宝宝的学习和研究越来越多,我发现高需求宝宝的独特之处在于,那些看起来“负面”的个性特征,最终都成为正能量。我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独特个性上,辨认和强化孩子积极的个性。
有研究表明,高需求的宝宝在未来会更富有创造性,情感丰富,充满爱心,懂得付出。
不同于天使宝宝,高需求宝宝需要父母更多的爱和陪伴。
[if !supportLists]1、 [endif]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
如果我们发自内心的认同他的特别,便能感同身受地应对他的各种需求。耐心的检查宝宝哭闹的原因,千万不要故意无视或冷漠,这样会给孩子“妈妈是不是不爱我”的负面信号。
对于高需求的宝宝,“延迟满足”这个方法是毫无用处的。你的故意延迟和不满足,只会加剧宝宝内心的恐慌,可能会导致他们大哭,或者是不信任你,从而变得胆小、脾气暴躁。
硕宝,现在快两岁了,每次我叫他,他都会答应;
见到陌生人,都会主动打招呼(虽然经常把阿姨叫成奶奶,叔叔叫成爷爷);
每次接受别人东西时,会主动说“谢谢”;
不管大朋友,小朋友,很快就能玩到一起去。
教育这件事情,投入和产出一定是成正比的。我相信我的悉心浇灌,一定能开出最美的花朵。
[if !supportLists]2、 [endif]高效陪伴,尽情展现你对孩子的爱
我平时每当看到硕宝可爱的小举动,就会忍不住上去抱抱他,亲亲他,夸夸他。他也很享受我对他的爱,每次都报以甜甜的微笑回应我。
我每天至少跟他玩一个亲子游戏,或者一起跳跳舞,做做手指操。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也发现他越来越好带,越来越讨人喜欢了。
3、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德国心理学家卡罗拉·舒斯特认为:“孩子哭的时候,最先需要处理的是家长的情绪。”
有一次深夜一点多孩子哭闹不止,孩子他爸又在一旁指责我不该一哭就抱,我开始压抑自己的情绪。后来实在忍不住,就朝他爸大声嚷嚷了起来。这时候孩子哭的更加厉害了。我一下意识到,我已经把坏情绪传递给宝宝了。
但是当时我真的是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后来我不断学习一些管理情绪的书籍和音频。我找到了一些适合我的方法。
[if !supportLists]第一, [endif]打枕头,发泄心中的怒火,每次这样做,我都能感觉到愤怒的情绪从我的心头消散去了好多
[if !supportLists]第二, [endif]然后我选择原谅我自己的任何负面想法,接受他。我会对自己说“我知道你已经做的很好了”
[if !supportLists]第三, [endif]原谅身边的人,包括孩子和老公。我会默念“他们已经在他们的认知范围内做到最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我们不可能去改变他们。从自己做起就好。
就这样我开始把力量收回到自己的内心。所有问题都从自己身上出发,开始改变。
更多的陪伴和爱是孩子成长唯一可走的捷径。
高需求的宝宝是上天送给父母们一份特殊的礼物,只是得到这一份礼物之前,需要多费“一番周折”。正所谓只有经历不一样的风雨,才能看到最美的彩虹。
那个“要命”的孩子,只有“认命”地去养,才会让你在以后变得“好命”。
--END—
本文作者:项项 优秀宝妈成长营,喜欢我的文章别忘了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