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东汉末年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乱世中创立霸业,统一了纷争不休的中国北方,可谓雄才大略之枭雄。曹操有盛名,儿子们也很争气。
他的嫡长子曹丕在他死后继承魏王位,后来代汉自立,于公元220年创立三国中的第一个国家——魏,是为魏文帝。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第三子曹植是曹魏时期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曾七步作诗,后来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子健是为曹植的字),曹植的才气可窥一斑。
曹冲称象的典故也让众人见识了曹操幼子的神通,可惜神童曹冲早夭,是曹操一大遗憾。
其实,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第二子曹彰更是一个狠角色,堪称曹操诸子当中最厉害的一个。曹彰,字子文,曹丕之弟,曹植之兄,曹魏任城王。曹彰自幼习武,膂力过人,为武艺高强之人,勇冠三军。一次,曹操问起诸子的志向,曹彰回答说"愿作将军。"曹操说:"作将军干什么呢?"曹彰回答说:"披坚甲,握利器,面临危难不顾自己,身先士卒,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曹操抚须大笑,为有此子感到骄傲。
曹彰常对身边的人说:"大丈夫就要做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大将军,率领十万人马在沙漠上驰骋,驱逐戎狄,立功建号,哪能作只会读书的博士呢?"曹彰勇猛异常,竟能徒手与猛兽搏斗,最后杀死猛兽。曹彰力能扛鼎,一次文帝曹丕曾铸一口万斤大钟,悬在文化殿,想换一处摆放,但力士一百人也挪不动,可是曹彰把钟背起来就走。年轻人有此等勇武在当时的乱世纷争的年代实为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曹操南征北战几十载,虽然手下猛将如云,但是有一个勇冠三军的嫡子,这也算是一种控制局面的得力砝码,怎能不放心高兴呢?
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四月,代郡乌丸部落造反,曹操任命曹彰担任北中郎将,行使骁骑将军的职责。曹彰北征进入涿郡境内,叛变的乌丸族几千骑兵就已攻到。当时曹彰的兵马尚未集结,只有步兵一千人,战马几万匹。曹彰用田豫的计策,坚守阵地的要冲。敌人溃败逃散,曹彰追击,亲自与敌人搏战。曹彰用箭射敌骑,应声而倒的前后连成一串。
打了半天,曹彰的铠甲中了几箭,气势却更加雄壮,乘胜追击,直到桑干河,距离代郡有二百多里。军中长史和众将都认为部队远道而来,人马疲累,又有命令不许过代郡,不许深入敌境。曹彰认为敌军败退,士气丧尽,正是歼灭对方的大好时机,一跃上马,命令部队:"敢有落后者斩!"曹彰率军用一天一夜追上了敌人,出击大获全胜,斩首俘虏了几千人。获胜后曹彰超过常例几倍地犒赏将士,全军没有不高兴的。
当时鲜卑族的首领轲比能率领几万人马观望双方强弱,看到曹彰奋力冲杀,所向披靡,知道自己非曹彰敌手,便上表请求臣服,北方由此平定了。那时候,曹操在长安,召曹彰到自己的行营,曹彰不揽功,把功劳全归于将士的忠心和勇猛。曹操很高兴,捋着曹彰的胡子说:"黄须儿果真大不简单!"(曹彰胡须为黄色。)
后来,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在一次战役中,刘备派义子刘封率军挑战,曹操生气地说:“你不过一个织席贩履之徒,派一个义子来叫阵,看我叫我的亲子黄须儿前来杀你个片甲不留。”后来,曹操就召曹彰前来助阵,曹彰日夜兼程赶往前线,曹操却提前退出汉中,曹彰只是到达了长安。不过,看得出在曹操心中,他还是很以儿子曹彰为傲的。
曹操死后,曹丕称帝建魏,先是把曹彰进爵为公,后封曹彰为任城王。公元223年(黄初四年),曹彰进京朝觐,其间得了急病,六月暴毙于府邸中,曹丕追谥曹彰为威王,享年35岁,让人不胜唏嘘。
曹丕曾评价自己的弟弟说:"以王之雄武,吞并巴蜀,如鸱衔腐鼠耳!"意思是以任城王的勇武雄才,平定巴蜀之地就像猫头鹰杀老鼠一样简单。
纵观曹操诸子,曹彰实为一个厉害角色。曹彰本为王室贵胄,却能在猛将如云的曹魏大营中树立自己的威名,北征乌丸,一举平定北方叛乱足以光耀史册。不过,他的盛年早逝也是一大遗憾,不然,创建更多功业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