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部和“信件”有关的电影。写信,这种原始的方式在现如今网络横行的时代看起来是那么的――真挚和诚恳。
三年前,当《北京遇上西雅图》上映的时候,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在准备毕业和面试而我则在准备着本科升学考试。这部电影是和他们在一起在学校的阶梯教室看完的,因此,也成了大学里最后的一点回忆。知道《不二情书》要上映,是在微博里,想圆一点梦去电影看看的,最终未来成行。现在终于用手机看完了。
怎么说呢?从文艺青年的角度,这部和书有关的电影是很对他们胃口的。你想想,因为一本《查令十字街84号》,勾连起了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从陌生人到朋友再到心生爱恋,是一段多么让人心痒痒的故事。而“笔友”这样一种关系,你又有多少年没有接触过了呢?是不是让你想起了初高中那会青涩萌动的感情。
Daniel和姣爷之间的通信,让我想起了瑞典女歌手Annika Norlin演唱的一首有关笔友的歌,名叫《Long Lost Penpal》。有时候,当我们已长大成人,内心许多情绪不知如何表达,当你不知该选谁做倾诉对象、不知谁能让你心安,当你不想再把那些折磨着你辗转反侧的心事拿出来晒在月光下,一个陌生人的出现,反而更能让你感受到久违的畅快和亲近,不是么?
有些故事,你只是想有人听听就好。并非是想得到答案,因为你知道除开自己没人能给你答案。你需要的是宣泄,是聆听,是有人轻轻问一句“还疼吗?”
为什么不能说给身边人听呢?因为,你知道,他们和你一样,也在被刺在心疼深深的扎着。疼,只能由时间去缓解。
我想《不二情书》的导演和编剧是很爱那本《查令十字街84号》的。当海莲和书店老板Frank通信20年也不曾见面,当他们终得以见面之时却阴阳两隔,二十年,中间隔了时间、空间还有战火纷争。然而,这本被称为“爱书人的圣经”的书,它的背后最让人感动的是两个“最熟悉的陌生人”横跨20年的心灵慰藉。原来,通过书籍和写信,是可以让两颗灵魂相互吸引。
因此,我想导演是在借这样一部充满温情的电影,在对书、文字、作者和那些爱书人们进行致敬。
如果要说《不二情书》只是在缅怀海莲·汉娜和发生在英国伦敦查令十字街48号的“马克思和科恩”书店里的故事,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其实更是一部唤醒人对自己及所处环境进行思考的电影。
汤唯演绎的姣爷,是赌场女公关,每天的日子是在赌和输赢的博弈里进行。她期待爱情,而遇见的三个男人都用不停的方式给她上了一课,使她在感情的世界里不停受挫,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日子呢,也被因爱情混了头的她过得有点乱。生存还是堕落,她不停的在和自己较量。
波叔饰演的Danniel 刘,作为一名房产经纪人,为了自己的私利,差点儿“坑”了一段对他很好的老人家。当他欺骗爷爷签下一份产权让渡书而最终被发现的时候,他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情:做一颗仙人掌,把自己始终封闭在安全的自我世界,和什么都保持着安全距离,没学会如何去爱却学会了怎么扎人。而当你扎人疼,自己可能会更疼。
“以前是‘父母在,不远游’,现在是‘儿女在,父母不远游’。”当奶奶在金佛山上对大牛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自己的爸爸妈妈?
陆毅演的数学男,我不想多说。一个大男子主义、出事只会推卸责任的渣男,你真确定自己是北大交出来的?除了“唾弃”别无二字;王志文演的大款,眼里除了“欲望和交易”,已经不懂得什么是感情。而祖峰所出演的诗人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诗歌,已经死了。”做了吃软饭的诗人,我想说一句:只要你心底还有诗,它就没有死。
这部电影里的各路人马,让我认清一个道理:你的主业是做什么的,又有什么关系呢?真正让你深感愉悦和自豪的,是那些独处的时光。你在独处里所做的事,才是你内心最渴望的事和最强烈的坚持。
你觉得日子过得有点乱,你对未来深感迷茫,你总看不到有人为你的付出点赞。没关系,有些糟糕的经历只是为了吸取教训,就像姣爷所经历的三个男人,学完了该学的,你就该转身去更好的认清自己。要知道,暗透了,才能看得到星光。
我应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什么才是爱呢?当我已经习惯和他人保持距离的时候,如何去付出呢?当已经自己毁了一段感情的时候,该怎么去补救呢?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该如何保持好自己呢?这一切有关对自己和自己所处环境的思考,《不二情书》都真实的呈现了出来。
暗透了,才会有星光。乖,这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刺,扎人也会被人扎。没关系,日子也会,爱情也罢,你总能找到一个温暖的人,陪你细数满天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