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是无数人的感叹,因此,才有了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千古美谈。
庄这子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意思君子有高尚情操,他们的交往纯属友谊,没有功利色彩,淡得像水一样,却长久而亲切。
小人之间的交往,包含着浓重的功利之心,他们把友谊建立在相互利用的基础上, 表面看起来“甘若醴”。
如果对方满足不了功利的需求时,很容易断绝,他们之间存在的只是利益。所以与人交往,要找君子,不要找小人。
01、管鲍之交是君子之交
朋友,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在你遇到挫折时,朋友会安慰你,鼓励你;
困难到来的时候,朋友会伸出援助之手……有了朋友陪伴,生活就比较顺畅。
人这一辈子,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交对了朋友,幸福一辈子。
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
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
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得比鲍叔牙还多。
鲍叔牙的仆人觉得管仲贪得无厌,劝鲍叔牙,管仲这个朋友不值得交。
鲍叔牙认为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
后来,鲍叔牙帮齐国的公子小白当上国王以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
鲍叔牙却认为管仲各方面都比他强,鲍叔牙竭力劝说大王让管仲来当宰相。
最后管仲当了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小白把齐国治理得非常好呢!
鲍叔牙懂管仲,欣赏他的才华,体谅他的难处,是管仲的知音。
管仲遇到鲍叔牙真是三生有幸!他们之间交往是君子之交。
02、庞涓与孙膑反目成仇
朋友虽好不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交的。交友不慎,交错了朋友,会后悔一辈子,甚至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战国时期,最初孙膑与庞涓乃是同窗至交,同在鬼谷子门下学艺,感情深厚,情同手足。
后来庞涓听闻魏王招纳天下贤才,便耐不住富贵的诱惑,辞别老师下山。
临行前庞涓对孙膑说,如果他被魏王重用,一定把孙膑推荐给魏王,共享荣华富贵。
学完老师所授孙子兵法,孙膑也下山准备一展所学,想起庞涓临行前所说,便决定前去投奔。
已经统领三军的庞涓见到孙膑,表面上热情备至,心里却暗生嫉妒,他知道孙膑才能远在自己之上。
庞涓便设计在魏王面前进谗言,说孙膑志不在魏,而在齐。
魏王听信了庞涓的话,找了个借口对孙膑处以膑刑。后来孙膑在家丁的告知下才知道了真相,不禁仰天大哭,叹交友不慎。
孙膑的经历令人慨叹万千,庞涓就是十足的小人,当初和孙膑亲密无间,就像酒一样香甜。
一旦觉得孙膑才华超过自己,就千方百计搬走绊脚石。孙膑认错了知音,落得了终身残疾。
孙膑识人不明,而致交友不慎,最终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今人要以史为鉴,在社会中,职场上不乏此种案例。
03华欣与管宁道不同,不相为谋
思想有格局的人和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人同样做不了朋友。这些差异,都是慢慢浮现出来的。
东汉末年华歆和管宁因年纪相仿,出生地相隔不远,得以在青少年时期一同学习,甚至同吃同住,关系不错。
一天,他们二人一同锄地种菜,结果发现田里有一小块金子,管宁见到后就如同看见瓦片石头一样。
不予理会,继续做自己的事情。而华歆则先是将其捡了起来,而后才扔掉。
不久之后,他们又一起看书学习,门外有达官贵人乘着豪车经过,管宁依旧毫不在意继续认真读书,可华歆却放下了书本跑去观瞧。
经过这两件事,管宁认定华歆和自己有着不同的观念,于是将二人共坐的草席割开,以示断绝交往。
管宁很明智,知道华歆和他三观不合,不是知己,就果断和华歆断交。道不同不相为谋。
现实社会中有些人的朋友不见得就是君子之交。有些人一开始家境贫寒,门可罗雀,冷冷清清,没有人瞧得起。
一旦他们后来升了官,发了财,一时间朋友纷至沓来,络绎不绝,简直门庭若市,连八竿子都打不到的人成了同学或亲戚。
他们经常和这些朋友在酒桌上觥筹交错,看上去热热闹闹。
我怀疑他们有几个是真正的知己。这就是典型的酒肉之交。
这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式的朋友最终要把那些发迹的人带偏,为了朋友义气,他们有可能做出违反党纪国法的事。
茫茫人生路,芸芸众生中,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各种人,有几个能称得上知音呢?你如何交到可靠的朋友呢?
请谨慎交友,看清身边的人!在和别人相处过程中,要用心去留意细节。
要仔细观察,才知道究竟什么人才是和你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遇到知己对就要真心相待,不离不弃。
如果发现对方和你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不要勉强凑合。
总之,朋友可以多种多样,但真正纯正的友谊是志趣相投,同心同德,互相理解关心。
不掺杂任何私利,纯净如水的一种情谊。君子之交淡如水是人生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