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思维的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结构化思维模式!
举个简单的例子:
“下午拜访客户的时间改到明天下午6点”,对这一信息,我们是如何思考的呢?
首先,我们接收到这样一个信息,大脑中立即就形成了“会拜访客户的时间变更了”
其次,我们立即就想到“为什么要改到明天下午”,“是因为客户有其他临时事情,需要更改或者其他原因”。然后就对自己的工作也做出相应的调整,“今天下午,我可以做其他事情,去拜访另外的客户或者去营销部调研等等”,这一过程就是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深入分析。
拜访客户的时间变更了,那么我就会把相关工作予以调整,以便充分的利用好时间。对这一信心深入分析后,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就是思维结果的呈现。
综上所述,运用到以后得工作中,我们就会思考,怎样降低更改拜访客户的时间概率?怎样更好的优化时间的安排?怎样统筹利用好时间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如果,对上述的思考过程进行分解,思维的过程就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获取信息:大脑接收到外界的一个信息,就完成了获取信息的过程。
2、加工处理:大脑对不同的信息,做出筛选、甄别(常见的方法有定性、分解、理解、筛选、联想、想象、归纳、演绎等)。
3、呈现结果:对信息加工处理后,然后在对信息输出,这一过程就是结果的呈现,包括在大脑内的存储和用言语表达。
4、迁移运用:把加工处理后的信息运用到实际的工作或者生活中,也就是所谓的“举一反三”。
只有了解了思维的过程,才能为结构化思维的理解和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对不同信息进行有效处理,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
结构化思维需要刻意化练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