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大量充斥在网上,移动阅读成为主流,人们看手机的时间远超于看书看报的时间,在公交站等车时,在朋友聚会时,在闲暇时,拿出手机刷微博、看微信……通过各种平台获取各种各样信息。
小燕是一个狂热的碎片信息收集者,她经常在微信收藏、分享很多信息,微信收藏夹被塞得满满的,迷失在碎片化信息中无法自拔。在公司里,人称“低头美女”,她很多时候都是低头看手机的,吃饭、休息甚至上厕所也要拿着手机不停的刷......
有一天早上我挂了一对熊猫眼去上班了。她看到了跟我说:“小丽姐看你脸色不好,昨晚睡不好吧?”我回答:“是的,昨晚被宝宝折腾了一宿!”“哎,当妈确实不容易,那也没办法,睡眠不好对肝造成不好的影响!我刚刚看了一篇文章说了西瓜是治疗肝病的天然食疗良药,你要多吃西瓜!”她一边刷着手机一边跟我说。过了一会他又说:“小丽姐你可以多吃香蕉,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再生,我刚看到的。”听风是雨,我真是无语了。
上班时间快到了,她还在盯着她的手机看。我说:“都快上班了,你还盯着手机看,到底什么东西在吸引你?”她说:“我在争分夺秒的学习,趁着还有几分钟时间,赶紧阅读一篇自我管理类的文章《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养生,而是管理情绪》,这篇文章说的真不错呀,我要分享到朋友圈给你们看看!”她手指轻轻一点,也没有附上什么说明就原封不动的搬到朋友圈了。我说:“这些文章都是搞搞噱头吸引人的注意而已,很多都只是一些标题党而已,其实文章质量很差的,这对学习没有什么帮助的。”她说:“现在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太快了,不抓紧时间学习新知识,我们会被out,一定要持之以恒的学习,晚上无论多困,我都要再坚持刷半小时的手机。”我看到她的微信收藏夹里收藏了不少东西,几百篇都有,“这些你都看了吗你吸收了多少,忘记了多少,都分享给我听听,你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还有,你这样原封不动的搬到朋友圈,你有思考过吗?有没有想过这些观点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如果是谣言,你这不是在传播谣言吗?”我怼回去。“我收集起来慢慢看不行吗,不收集起来又怕错过好知识,收集起来的又怕浪费时间,难道我真的错了吗!”小燕嘟嚷着。
我相信很多人都像小燕那样迷失在碎片化信息中,经常在网上看到很多文章,觉得很有道理或者觉得又学到了新知识,赶紧的收藏分享。然而 我们大多数接受到的信息和知识都是碎片化的,碎片化信息通过连续的新鲜内容,不断刺激你的大脑,让你始终处于「啊!又知道了新的东西」的喜悦中,从而难以自拔。这也就是我们难以抑制刷微博、刷朋友圈的缘故,因为我们只需要付出很少,就可以沉浸在「获得了新东西」的刺激里面。我们往往会胡乱收藏、胡乱理解、胡乱跟风、胡乱应用。 这些容易获得的碎片知识越来越多的挤压在我们的记忆底部——因此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极其容易被我们遗忘。你以为你得到了很多,但其实你什么都没有得到。
碎片化信息的特征是: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它们往往只告诉你表面上的东西,却不会告诉你背后的原理,以及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所以,长期接受碎片信息的后果,就是让你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
这时最重要的是把看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成对自己有价值、能实际应用的知识。这样的加工就是分析和整理能力,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核心总结、追问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这个方法是拆书帮创始人赵周发明的,具体方法是:
第一步、核心总结: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避免生搬硬套。
第二步、分析阶段,提取有价值部分。追问前因后果:前-前车可鉴(这文章对我有用?重不重要?为什么对我有用?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个信息的?)因-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样验证或者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可能性?)后-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是什么?)果-自食其果(我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我不改变后果有多严重?)通过追问前因后果就可以过滤掉一些对自己无用信心,以免浪费时间,避免一知半解。
第三步:整理阶段,质疑和挑战,关键是清晰适用边界,避免盲目跟风,听风是雨。适-适得其反(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观点的实例?)用-使用条件(这样做要具备哪些条件?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边-旁敲边鼓(从前有没有类似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问题?界-楚河汉界(无论是相反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
具备了这样的分析整理能力,把看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成对自己有价值、能实际应用的知识。那么其实无论刷微博还是读书,都可以避免碎片化认知。你再也不要担心看手机是浪费时间,学而无用了。